惡性腫瘤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絕大多數患者都難以承受其心理壓力,沉重的心理負擔可能導致機體代謝紊亂,不利于治療和預后。臨床工作中,腫瘤放射治療患者的心理護理往往成了大家忽略的一大問題,尤其是在患者接受放射治療的過程中,消除患者恐懼、焦慮和煩躁的心理負擔,積極配合治療非常重要。
在放射治療過程中,除立體旋轉治療外,其他的治療方式均需要病人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完成治療計劃,而且是日復一日的完成重復性治療,直到治療結束,其自卑、恐懼、焦慮不安、易激動和煩躁的情緒將難以控制,有的腫瘤患者喪失治療信心或拒絕治療,嚴重的心理負擔非常需要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一個微笑、一句溫和的話語,甚至一個友好的手勢都將給病人減輕心理負擔,帶來愉悅的心情,積極配合治療。
一個完善的治療計劃將使病人在確定診斷時遭受的心理創傷得以較快地平復,并帶來恢復健康的希望,有助于改善情緒。不論是化學治療、放射治療,還是手術切除,癌癥病人總要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忍受比較大的精神和軀體損傷,故醫護人員必須在治療中得到病人的高度信任和密切配合,病人對治療計劃有了一定的思想準備則比較容易接受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
若一旦出現嚴重的治療反應,并且超過病人事先想象的嚴重程度時,病人還需要得到心理的和對癥治療的雙重支持,對于惡心、厭食、虛弱、失眠等一系列治療反應,除給予一些對癥及保護性藥物外,醫護人員一定要在精神上經常地給予其安慰和鼓勵,耐心解釋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解除病人的焦慮和不安。這種心理上的支持,會使病人情緒穩定、樂觀,有助于減輕治療反應,使治療方案順利完成。必須把整個計劃及其利害關系以及治療措施向病人交待清楚,使病人有更充分的心理準備,順利完成放射治療。
腫瘤放療患者常因不同個體表現不同的心理特征。患者因性別、年齡、經濟狀況不同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女性較之男性情感脆弱、思想負擔重,而男性相對較開朗;中青年患者思想包袱沉重,情緒低落,但對未來充滿希望,求生欲望強烈,迫切希望早日治愈;老年患者則在很大程度上受經濟狀況的制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和家庭在精神、心理和經濟上不堪重負。因此,要順利完成放射治療具有一定的困難。
針對腫瘤放療患者的心理,我們將對其采用有效的護理,樹立治療信心,消除不良心理,保證放療計劃的順利進行。
1、有目的地做好宣傳工作。
采用咨詢、辦黑板報等形式宣傳腫瘤放療常識,與患者和家屬進行溝通,讓其對放療的方法、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及處理方法有一定的了解,鼓勵患者保持樂觀情緒,消除不良心理,樹立信心;
2、保護性醫療。
醫技人員忌諱在患者面前討論病情,避免過早泄露診斷結果,談話時語言謹慎,避免猜疑心理;
3、充分發揮放療的積極作用。
扎實的理論基礎,嫻熟的醫療技能與操作是做好心理護理的基礎。認真核查放療要求,操縱治療機時各種數據和附件的應用要準確無誤;嚴格杜絕治療擺位過程中的誤差,技術操作要做到穩重、準確、熟練、迅速。不斷提高放療技術和責任感,以保證放療精確度,提高療效,使患者增強治愈信心,消除對放療的憂慮心理。
4、創建良好的心理環境和醫患關系。
良好的醫德醫風與熱情和藹的工作態度,是患者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腫瘤患者在等待和進行放射治療時,對其盡可能熱情和溫和,保證患者心情愉悅,積極配合擺位和治療,減輕放療壓力。
心理活動過程是內外因素作用下,高級神經中樞作出的復雜反應,世界衛生組織明確地將癌癥歸為一種生活方式的疾病。腫瘤患者所產生的心理障礙多而復雜,尤其是在放射治療階段,其心理異常表現明顯,因性別、年齡、職業、經濟狀況等因素不同表現不同的個性心理,我們根據患者個性心理特點,進行誘導和宣教。
在執行放療計劃過程中,嚴謹認真,一絲不茍,以保證擺位準確和治療劑量。以良好的工作作風和過硬的技能得到病人的信任,增加安全感,消除心理負擔,使之樂于接受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