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水滑洗凝脂,皓首沐浴回常春”(宋·蘇東坡)。讀罷蘇東坡的詠溫泉詩,不禁勾起了對沐浴溫泉的向往。何況,時漸入冬,正是泡洗溫泉養生的好時節。
我國擁有豐富溫泉資源,據有關資料統計,全國已發現溫泉達三千余處。在歷代古籍中,對溫泉的利用作了大量記載。漢代張衡的《溫泉賦》、北魏元萇的《溫泉頌》、北齊人劉狄的《溫泉詩》、唐太宗李世民的《溫泉銘》、元代酈道元的《水經注》等,都對溫泉的功用作了描述。明代楊慎的《安寧溫泉詩序》,概括了我國溫泉的分布。李明珍是我國最早的溫泉分類學者之一,在《本草綱目》中將我國的礦泉分為熱泉、冷泉、甘泉、酸泉和苦泉。清代干隆對溫泉也情有獨鐘,他的詠溫泉詩:“炎液喧波能愈疾,曾聞泉脈出流黃。化工神運不思議,功德應教證水王。”贊美了溫泉療疾保健的功效。目前,按溫泉泉水所含礦物質不同,分為單純泉、硫磺泉、碳酸泉、食鹽泉、堿泉、放射性泉;按水熱活動強度的不同,可以分為沸泉、沸噴泉、間歇噴泉等。
泡泡溫泉,在這水氣蒸騰氤氳中洗滌爽身,如夢如幻,欲醉欲仙,妙不可言,大有“浴罷恍若肌骨換”之感,難怪不少文人墨客一浴為快,以至“解衣浴罷仍留連”。宋代蘇東坡曾游覽惠州溫泉瀑布,不禁寬衣解帶沐浴在溫泉之中,他的《溫泉詩》:“新浴覺身輕,新沐感發稀”。道出了沐浴溫泉的痛快感受。宋代王安石的《溫泉》詩:“誰燃丹黃焰,爨此玉池水,來客爭解帶,萬劫付一洗。”寫出了浴溫泉的輕快與舒暢。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溫泉》詩:“一了相思愿,錢喚水多情;騰騰臨浴日,蒸蒸熱浪生。渾身爽如酥,怯病妙如神;不慕天池鳥,甘做溫泉人。”流露了作者陶醉于沐浴溫泉之中,歡愉忘情、思不樂歸的心境。歲月滄桑,現代的人們更懂得生活,更會利用溫泉增添生活的樂趣,近年來,隨著溫泉旅游熱的掀起,各地建造了不少溫泉度假區、溫泉療養院,這些溫泉度假區、療養院大多散落在名山秀水之間,成為人們養生保健、理療健康、沐浴休閑的好去處。人們在溫泉里泡得如癡如醉,盡情享受大自然的饋贈,大有天人合一的境界,無怪乎有詩贊道:“更喜溫泉池水凈,飛塵浴后一身輕。”
華夏大地山川秀麗,溫泉眾多,著名的如:安徽黃山溫泉,與奇松、怪石、云海并稱黃山“四絕”,泉水四季如湯,透明澄碧,唐代詩人賈島曾發出:“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師”的感慨;湯崗子溫泉,地處遼寧鞍山市郊,為東北著名溫泉,泉水清澈晶瑩,無色無味,當地已成為我國理療康復中心之一;陜西華清池溫泉,曾是唐代帝王的沐浴處,白居易的“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正道出了溫泉之非凡魅力。如今的華清池已開辟不少浴池,供游人滌身洗塵;安寧溫泉地處云南安寧縣城西北,泉水清澈,水溫適中,人們評價道:“地靈此地勝瀛州,暖比春溫潔比秋”;息峰溫泉,位于貴州息峰縣東北天臺寺山下,泉水潔凈透明,熱氣騰騰,有溫泉療養院供游人沐浴滌塵;云南象鼻溫泉在明代時就被奉為“神水”,溫度適宜,四季可浴,清代張凌云題象鼻溫泉詩:“天下湯泉莫漫夸,傳聞溫沼讓西沙。嶺如象鼻嶺無異,水比安寧水更嘉”;從化溫泉距廣州市七十余公里,自古有“從化溫湯好,嶺南第一泉”之盛名,溫泉周圍風光旖旎;廬山溫泉,在江西廬山腳下,古有“穴如圍一丈許,沸泉涌出如湯,冬夏常熱”之記載,景區建有療養院,是度假養生的好去處;湯山溫泉,位于南京市東麟門外,終年泉水汩汩,熱氣騰騰,清代詩人袁牧贊之:“方池有水是誰燒?暖氣騰騰類涌潮”。此外,重慶的北溫泉、山東牟平的“龍泉溫泉”、北京的“小湯山溫泉”、廣東豐順的“湯坑溫泉”、云南普洱縣的“西嶺溫泉”、河南洛陽的“臨汝溫泉”、四川康定的“康定溫泉”、遼寧丹東的“玉龍背溫泉”等,也是冬日泡溫泉的絕佳處。
溫泉不僅讓人沐浴感到爽滑舒適,且對人具有保健療養作用。溫泉水由于它的化學成分、水溫,以及壓力、浮力綜合作用于人體,對于治療皮膚病、關節炎、腸胃病、高血壓、心血管病等,都有一定療效。一些溫泉中所含的鍶、鋰、硒、偏硅酸等多種與人體生理機能有關的礦物質,可溫經通絡,暢達氣血,消除疲勞,強身健體。古詩:“能洗沉疴除穢濁,源頭深處有丹砂。”正道出了溫泉的療養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