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暉認為,保持健康的體態,運動極其重要。當年,曹暉在國外進修時,住所旁邊正好有一個森林公園。每天晚上,他一有空就到森林公園里散散步,舒展一下筋骨。如今,曹暉把這個當年在國外養成的好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無論工作有多忙,每天晚飯后,他總堅持散步40至45分鐘,至今已有六年了。
養生基礎堅持步行
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一出門就自己開車或打車,曹暉并不支持。他表示,以前自己不開車時,他出門盡量不打車,能走的就步行;現在雖然有車了,如果剛吃完飯,他堅持在停車場附近先走個半小時左右,然后再開車,不至于吃飽了馬上就坐下來。
此外,平時他還堅持爬樓梯,5層以內的他堅持不坐電梯。曹暉說,平時工作繁忙,不能經常鍛煉。每到周末,他總到世紀公園附近騎自行車,和大自然親密接觸,心情好的時候還和外國友人攀談一會,緩解工作壓力。
勞逸結合精細搭配
現在很多年輕白領女性工作壓力大,經常加夜班,這對身體調節都會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很多大城市的精英骨干,因為疲勞過度,導致英年早逝的不少。在健康時,他們并不覺得身體重要,一旦透支了體力才后悔莫及,終身遺憾。在曹暉的臨床門診中,經常多一頓、少一頓、飲食不規律的年輕胃癌病人更不少見。曹暉建議,現在年輕人應該注意身體,定期做好體檢,早診斷,早治療。
俗話說:“富人病”往往是腸道病,“窮人病”往往是食道病。如今,腸道系統、消化系統的病人越來越多,究其病因,主要是由于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吃得過多,粗糧、粗纖維的食物吃得太少。
曹暉建議,在飲食方面,應做到粗細糧均衡搭配,多吃高纖維、膳食纖維食物,多吃水果。比如:蘋果、豆類、海帶、菌菇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平時還要注意飲食清淡,減少應酬。
開闊心境排除煩惱
在醫院里,醫生也會每天遇到煩心事,比如:醫患關系緊張、手術后出現并發癥等。曹暉有他獨到的見解,要注意自我調節,開闊心境,不要長期處于悶悶不樂、憂郁的狀態中。
曹暉說,在國外,對患了癌癥的病人,醫生會直接告訴病人他的病情,讓他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病人針對個人情況進行自我調節、安排生活;在國內,家屬往往為了考慮病人的情緒,選擇隱瞞病情,如果病人知道了,不能承受心理壓力,甚至還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
曹暉認為,對待生活,要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其實,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克服不了自己心中的恐懼。
名醫忠告:事能知足,心常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