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
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正如1953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就是金子”的主題口號。這個財富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種是可以計算的財富,一種是不可以計算的財富。健康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最重要,它可以計算的財富有多少呢?以前講過全國有高血壓病人1.1億,腦卒中病人有600萬,如果能完全按照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也就是我們講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按照科學家的測算,高血壓發病可以減少55%,就是1.1億變成了5000萬,減少了6000萬,腦卒中則可以減少75%,那么腦卒中就不是600萬,而是150萬了。
一個高血壓病人最少一年也要花1000元錢。一天服藥最少兩塊多錢,現在還不止這些,所以減少6000萬高血壓病人,腦卒中病人減少450萬人,想一想,這可以省下多少治療費用?如果按照健康的生活方式,全國可節省的財富就很可觀。還有一個不可計算的財富。由于老年人沒有了疾病的困擾,節省了醫療資源、社會勞動力資源,相反他還能工作、繼續做貢獻,老年人的智慧和經驗是年輕人不可替代的,所以,身體健康也是一筆社會財富。
按生物學原理,哺乳動物的壽命是其生長期的5~7倍。人的生長期是以最后一個牙齒長出的年齡為標準,也就是20~25歲,因此,人類的壽命是100~175歲。多數學者認為是120歲。人生這120歲可分為兩個春天。0~60歲為第一個春天,即播種耕耘的季節;61~120歲為第二個春天,即金色收獲的季節。生命的第二個春天應當比第一個春天更幸福、和諧、富有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有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時蘇聯外長莫洛托夫思維敏捷、語言犀利,他談判中的對手是美國的一個外交家,對方腦動脈硬化,講話有些重復口羅嗦、結結巴巴的,莫洛托夫就盯著他問,在關鍵問題上反復請他陳述,這樣他講著講著腦子就亂了,而莫洛托夫始終有一個很清楚的思路,因此在談判當中,莫洛托夫為蘇聯爭到了很多利益。后來,斯大林高度稱贊莫洛托夫的外交口才說,莫洛托夫的舌頭比喀秋莎大炮還要厲害,是多少蘇聯紅軍將士的生命和鮮血換不來的,但莫洛托夫得到了。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在他晚年時到全國講學,介紹他的優選法。在廣東5個水泥廠,經過優選法的改良,生產出6個水泥廠的產量,可以少建1個水泥廠,這個貢獻就很大。這就是說知識、健康帶來的財富,可以估算的和不可估算的都是很巨大的。
2.三份高蛋白
“三”是什么意思呢?三份高蛋白。人不能光吃素,也不能光吃肉。蛋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三份至四份就好,不多不少。一份就是一兩瘦肉或者一個大雞蛋,或者二兩豆腐,或者二兩魚蝦,或者二兩雞和鴨,或者半兩黃豆。一天三份,比如說我今天早上吃了一個荷包蛋,中午,我準備吃一個肉片苦瓜,晚上吃一份豆腐和二兩魚,這樣一天三份至四份的蛋白不多也不少。蛋白過多,死得快。為什么?很多氨基酸,從尿里排出影響腎臟,蛋白過多,消化不良,造成腸道毒素太多。蛋白太少也不行。
有一位高僧蛋白營養不良、消瘦、帕金森神經綜合癥,后來靜脈點氨基酸,治好出院后他避谷,不吃不喝,營養不良,結果死了。人吃蛋白跟谷物有個比例,我們知道人有32個牙齒,其中4個是犬齒,吃肉用的;28個是臼齒和門齒,用來磨碎蔬菜淀粉用的,也就是主要是以素食為主,適當吃肉。你不是老虎啊,老虎都是犬齒,那當然是吃肉的,自然界的規律就是這樣,牙齒和習性相匹配。
那么什么蛋白質最好?魚類蛋白質好,阿拉斯加、舟山群島的居民,吃魚越多,動脈越軟,得冠心病、腦血栓越少。植物蛋白以什么最好呢?黃豆。黃豆蛋白不但是健康食品,對婦女還特別好,減輕更年期綜合癥。中國的婦女50歲以前挺好,50歲以后生活質量大大下降,為什么?更年期綜合癥。血壓忽高忽低,一會兒臉紅,一會兒臉白,一會兒心慌,一會兒出汗,脾氣很急躁,這就是婦女更年期綜合癥。外國婦女呢?她50歲、60歲、70歲、80歲,看起來線條一樣。很多外國80歲老太太出門就開車,開完車就上游泳池,能游泳還能跳水。中國就不同,為什么?一到50歲以后就變胖了,血壓高了,骨質疏松了,很快變成老太婆了,因為我們沒有補充生理性的雌激素。目前有一些很好的替代療法方案,很多白領和職業婦女都在用這種療法。豆類就有這種補充雌性激素的作用,可以減輕婦女更年期綜合癥。
3.牢記四句話
現在講“四句話”,哪四句話?這就是“有粗有細、不甜不咸、三四五頓、七八分飽”。
什么叫有粗有細呢?單純粗糧或單純細糧營養成分都不全面,要粗糧、細糧搭配,進行互補,一個星期吃2~3次粗糧,定期吃點小米棒子面、紅薯。
因為粗糧中纖維素更好,含量豐富,有助于調整脂肪和糖的吸收和代謝,一個星期應吃2~3次粗糧,還能防治便秘。
“不甜不咸”不是說不能吃甜的,是不能吃太多甜的,白糖里沒有別的營養,不好,所以不能吃太甜;“不咸”比較復雜,一般最理想一天6克鹽左右。中國膳食分4個類型,最好像廣東人那樣,廣東人膳食平均一天6~7克鹽,最清淡;第二是上海型,上海人一天8~9克鹽,他們喜歡放點糖,不太咸,這也很好;第三就是北京人,一天14~15克鹽,這樣就多了,應該砍掉1/3或一半;鹽吃得最多的是東北人,一天18~19克鹽,就太多了,要減少一半。所以,東北人高血壓、腦卒中也多,廣東人發病就少,當然原因很多,但吃鹽少是一大因素。總的來說,中國人吃鹽是偏多的。最簡單的方法,最好學學廣東人和上海人的飲食。有個反面的例子:日本北海道過去居民有吃咸魚的習慣,一天吃30多克鹽,結果得了兩個外號———“胃癌王國”和“腦卒中王國”。后來有了冰箱以后,可以將魚低溫保鮮了,不再靠用鹽腌保質了,鹽吃得就少了,胃癌發病率直線下降。我國調查,全國北方河北、北京為心血管、高血壓高發地區,專家分析與鹽攝入多、口味重極有關系。
“三四五頓”,一天至少三四頓飯。學生只吃兩頓飯,會對學習產生不利影響。為什么呢?只吃早晚兩頓飯的人11點鐘就低血糖,血糖一低,注意力、記憶力下降,思想不集中、思維力下降,日積月累對學習思維有很大影響。
對我們這些工作的人也一樣,我們有時早上起床晚,晚上熬夜,早上不吃飯,每天只吃兩頓,這很不好。
所以,中小學生必須吃早飯。中年人如果不吃早飯也不好,第一容易得糖尿病,第二是脂肪肝,第三是高血脂,第四是冠心病,所以中年人也應吃早飯。
最好一天吃四頓飯,如果條件許可,盡量少吃多餐。離退休下來,時間由自己支配,條件很好,我建議可以改成一天吃五頓,為什么呢?越是少量多餐,血糖波動越小,血三酰甘油(甘油三酯)波動小,胃負擔輕,有助于減肥。一天吃五頓飯,不是越吃越多,而是總量控制,少量多餐,有利于預防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
比如說上午加一頓,下午四五點鐘吃一頓,晚飯吃得晚一些,也有人用夜宵代替了,這樣總量并不多。
最后是“七八分飽”,吃飯七八分飽是最好的習慣,因為要留二三分底,千萬不要吃得太飽。請大家無論如何記得吃飯一定要七八分飽,記住這一句就可以延年益壽。古今中外,真正公認最有效的能夠延年益壽的辦法就一種,我們叫“低熱量膳食”,說白了就是七八分飽。就這一個辦法,古今中外公認能長壽,其他什么秦始皇找仙丹,都沒用。
美國科學家做過一個研究:養200只猴子,100只猴子隨意吃,另100只猴子定量供應,只讓吃七八分飽。10年觀察下來,100只放開肚子吃飽的猴子,肥胖的多,膽囊炎的多,膽石癥的多,高血壓、冠心病的多,死了50只;而只吃七八分飽的猴子,苗條的、身體健康的、精力充沛的多,10年當中僅死了12只。研究證明,所有健康的、長壽的猴子多在吃七八分飽的這一組。七八分飽確實很重要,中醫有句老話:若要身體安,三分饑和寒。美國有個很著名的專家,他的話很權威,寫了1000多篇文章。他來中國講過學,有一次講完課,他說,快要到2l世紀了,我送你們兩句最重要的話,比一切藥物都好。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吃飯七八分飽,第二句話是,上樓走路慢跑。
什么叫“七八分飽”?就是當你離開飯桌時還想吃飯,還能再吃。即還有食欲,肚子不撐。
這控制起來比較難,像我們這樣吃起來,總覺得那是最好吃的時候,離開餐桌不太容易。
對于一個人來講,關鍵要明白其中的道理,思想通了,才有意志控制自己的行為,養成這個習慣就好了。不要吃得太撐,七八分飽對胃也有好處。
4.500克蔬菜水果
“五”是500克蔬菜和水果,具體多少呢?400克蔬菜、100克水果,這樣一天的纖維素就夠了。纖維素、維生素對預防腫瘤有很大效果。
人生最大的痛苦:癌癥,晚期癌癥。怎么能不得癌癥呢?預防癌癥最好的辦法就是常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新鮮蔬菜和水果的一個特殊作用是減少癌癥一半以上。河南有個林縣,食道癌是全世界最多的地方,后來補充一些維生素、新鮮蔬菜和水果,現在林縣食道癌明顯下降。所以500克蔬菜和水果的比例應當是八兩蔬菜二兩水果,經常吃點這個,預防癌癥最好。
5.步行的三五七原則
最好的運動是步行,那么步行要達到什么程度呢?請記住“三”、“五”、“七”這三個字。
“三”是3公里,步行3公里以上,每天30分鐘以上就差不多達到目的了。能夠一次走完是最好,一天累計這個量效果就比較差了。“五”是一個星期運動5次以上。如果一個星期運動一回,那么就沒什么顯著效果了。當然最少要4次,如果5次,甚至六七次就更好了,就是有規律的運動。
“七”是運動的量達到中等量運動。中等量運動是什么意思呢?心跳次數加年齡等于170。比如某人今年50歲,運動時心跳要達到120次/分,70歲的老年人運動時達到的心跳是100,30歲時運動達到的心跳是140,這樣的中等量運動正是胡大一教授講過的有氧代謝運動。當然這是對于一般沒有病的正常人的平均值。對于具體個人就不一樣,有的人加起來可以是190,心臟病病人150就可以了,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只要按三、五、七這樣運動,就比較安全。運動分三個級別。一種是輕度運動,是為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減少疾病;一種是功能鍛煉,鍛煉肌肉,使肌肉發達;另一種是競技運動,奧林匹克奪金牌。我們說的是適量運動、中度運動,能達到減少疾病、增強體質的目的,這樣就可以了。
最近有組資料,老年分兩組,一組就是一天平均走4.2公里,一組就是基本上不走路。結果發現走4.2公里這組老年人死亡率、冠心病比不走路那組下降60%。報上報道:雷潔瓊95歲,問她有什么愛好,她說唯一的愛好就是天天走路。還有陳立夫,也是每天步行。北京東華門邊上有個廟叫普渡寺,有一個道士很窮,政府每月給他生活補助。他有個特點,每天早上起來拄著拐棍兒,從東華門走到建國門,完了又從建國門繞回來,兩個小時,一年四季天天走。那個寺廟旁邊還有許多房子,原來住著一些名人,幾十年下來,很多人不知道哪去了,惟獨這個道士耄耋之年活得好好的。他其實并沒什么很好的營養,就是每天早上起來棍子一拿就走了,就走兩個多小時,就這么簡單,但一直堅持,到現在身體非常好。步行運動堅持下來,可以代替很多保健品。
有個狼醫生的故事。森林里有狼有鹿,人們為了保護鹿,獵人就把狼消滅了。哪知道幾年以后,鹿因為沒有狼,吃飽飯就躺在草地上,休息曬太陽,結果鹿變得胖起來,鹿變成了胖鹿,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壓,鹿自身疾病越來越多,死得越早,結果鹿群越來越少,眼看要絕種了。怎么辦呢?派醫生給鹿治病,誰能給鹿治病呢?想來想去,最好的辦法是把狼請回來,重新買了狼放在樹林里,狼一來就吃鹿,鹿就得跑,狼追鹿跑,在這樣的過程中,鹿鍛煉了身體。自然界就是這樣奇妙,就是在這么互相競爭中,各自得到提高。所以離開運動反而更糟了,鹿死得更快,有了狼,狼變成鹿的醫生了。
這樣的運動就如古希臘愛琴海邊山上刻的活:“你想變得健康嗎?你就跑步吧;你想變得聰明嗎?你就跑步吧;你想變得美麗嗎?你就跑步吧。”這里跑步和快走是一個意思,說明運動使人健康、聰明、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