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臨,氣溫逐漸下降,直接影響人們生理、病理的變化,尤其是老年人機體功能衰退,適應能力減弱,往往導致舊病復發,所以對下列疾病要特別注意。
防感冒:感冒是老年人冬季常見病,往往反復發作,遷延不愈,極易誘發肺心病、“老慢支”、肺炎、哮喘病。因此,要重視感冒的預防,加強耐寒鍛煉,入冬后應堅持戶外活動、冷水洗臉、熱水洗腳,這樣可提高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防御寒邪侵襲,防止感冒發生。
防中風:寒冷可使人的交感神經興奮,血液中的兒茶酚胺增多,導致全身血管收縮。同時,氣溫較低時,
人體排汗減少,血容量相對增多,這些原因都可使血壓升高,促發腦溢血。因此,首先要重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原發疾病的治療,其次注意發現中風先兆,如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物不清、肢體麻木等。
防心梗:隆冬季節與冬末初春為急性心肌梗塞的兩個發病高峰期,其原因除氣溫偏低刺激人體交感神經,從而引起血管收縮外,寒冷還能增加血中纖維蛋白原含量,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導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狀血管。此外,病變的冠狀動脈對冷刺激特別敏感,遇冷收縮,甚至使血管閉塞,導致 心肌缺血缺氧,誘發心絞痛,重者發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應重視防寒保暖,根據天氣變化隨時增添衣服、被褥,以防寒冷侵襲;還要定期進行心血管系統體檢,在醫生指導下選用溶栓、降脂、擴血管和防心肌缺血、缺氧藥物。
防胃病:患有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的老年人,往往到了冬季都會舊病復發。這是由于寒冷刺激人的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支配內臟的植物神經處于緊張狀態,在副交感神經的反射作用下,致使胃腸調節功能發生紊亂,胃酸分泌增多,進而刺激胃粘膜或潰瘍面,使胃產生痙攣性收縮,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從而引起胃病復發。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飲食調養,日常膳食應以溫軟淡素易消化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忌食生冷,戒煙戒酒,還要選服些溫胃暖脾的中成藥。
防瘙癢:皮膚瘙癢癥是冬季老年人的常見皮膚病,其原因在于老年人皮脂腺機能減退,皮膚干燥,肌膚護理能力減弱,同時出現皮膚退行性萎縮。入冬后,氣溫下降,空氣干燥,致使老年人皮膚更加干燥,對外界的刺激異常敏感而引起皮膚瘙癢癥。因此,老年人應注意飲食調理,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以及豆制品,禁食煎烤、油炸、咸辣、燥熱等食品。還應選用些養血益胃、潤膚止癢的天然中草藥,如黑芝麻、六味地黃丸等。
防尿頻:冬天,有很多老年人夜間尿頻尿多,少則三五次,多則10余次。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機體衰老,臟腑功能減弱。祖國醫學認為,“腎所虛虧,膀胱氣化無力。”尿頻不但睡眠受到嚴重干擾,而且常因頻繁起身而感受風寒,加重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可采取食補的方法調理,如蝦、韭菜、羊肉、狗肉、核桃仁等可起補腎的作用,桑椹、鱉魚、豬骨髓等常服能滋補腎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