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季舒舒服服的泡個澡即溫暖身心又有美容保健的奇效。怎么泡澡更有效呢?這里曾經出版過多部科學沐浴方面書籍的東京都市生活研究所的早川美穗女士給予了我們詳盡的解答。
首先讓我們看看泡澡的四大保健功效,學學如何發揮它的作用吧。
泡澡功效1:促進血液循環
當您進入浴缸后不久便可以感覺身體的內芯漸漸溫暖起來。這是由于水溫的加熱作用激發了身體內部本身存在的“體內循環恒定”機能發揮作用以保持體內環境的穩定。
同樣的原理,當身體進入高于體溫的水中,身體機能便會使得皮下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而身體芯部的血液向體表移動從而釋放體內熱量。其結果便是有效地促進血液的循環。
泡澡功效2:促進發汗 排出毒素
健康肌膚雖然比不上桑那浴,跑澡時同樣會大量排汗。這和促進血液循環的過程同樣,也是熱水的加熱作用。皮下血管擴張后身體內部的熱量盡管想要排出體外,可熱水的溫度和市內氣溫都比體溫高,這樣一來體表的溫度反而被外部所加熱,于是再環流到體內從而使體溫進一步提高。于是身體會排汗以便使體溫下降,這時汗水連同體內的廢物以及毛孔中的垃圾被徹底排出,從而發揮對肌膚的美容作用。
泡澡功效3:放松身心
當您的身體徹底進入浴缸的時候,身體的排水量使得體重變輕。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理。
如果把身體浸泡在浴缸里讓水淹至脖頸,身體的重量將會變成體重的約十分之一。如果減掉頭部的重量頸部以下的體重就只有4-5公斤,把身體從體重的重壓之下解放出來可以達到緩解肌肉緊張的放松效果。
在37-39度左右的熱水中浸泡時,人的自律神經中的副交感神經會發揮主要作用。副交感神經的機能之一就是使身心進入休息狀態,因此人的身心會由此得到放松。
泡澡功效4:全身按摩
適度的壓力有助于消除疲勞即便您的浴缸不是帶水流按摩的,也同樣有按摩效果。原理就是‘水靜壓’。讓熱水沒到肩膀時,全身所承受的水壓便會達到500公斤左右。而沒有骨骼支撐的腹部在水壓作用之下,腰圍會減縮3公分左右,這是個令人吃驚的事實。另外接近體表的靜脈也會承受相應的壓力,水壓隨著水深而加強,容易滯留在下半身的靜脈血液在水壓作用下會回流到心臟,從而起到減輕因站立而造成的下半身浮腫作用。
科學沐浴五大注意點
洗澡畢竟屬于很個人的行為,許多人都是隨心所欲的。
可是不論是要潔身還是要美容,如果想要發揮沐浴的最佳效果,就必須了解相關的章法才行了。
沐浴的方法如果不當也許會帶來額外的疲勞困頓。如何享受更加愜意的沐浴時間呢?
入浴的理想順序是?
如果沐浴是為了健康就必須講究科學方法。
首先,考慮心臟的適應,應該從足部以淋浴開始讓身體逐步適應水溫。
然后在洗潔全身之前在浴缸里浸泡片刻,浸泡時身體會少許出汗令污垢更容易洗凈。
然后才洗凈頭發,從足部開始洗凈全身,再一次進入浴缸浸泡。
淋浴應該放在最后,雖然淋浴也有按摩效果,如果淋浴之后再泡澡,淋浴的按摩效果就會被泡浴缸的全身水壓按摩所抵消。
水溫多少才合適?
有喜歡熱水的,也有喜歡溫水的。由于生理狀況的作用,40度是一個重要的界限。37~39度左右的水文對于身體的刺激較少,此時副交感神經會發揮使身心放松的作用。如果水溫超過40度,溫度對身體的刺激加強,交感神經便會發揮作用,它的作用是使得身心進入興奮狀態。
如果家庭浴缸的水溫沒有水溫顯示計,可以用溫度計測量之后沐浴為佳。
泡多長時間才好?
沐浴時間的長短要根據溫度而定。超過40度的熱水很多人不能長時間浸泡。基本說來,42度水溫最多泡3分鐘,40度可以泡10分鐘,37-38度的溫水可以泡20-30分鐘。
水不沒過肩膀可以么?
過去說泡澡就一定要全身泡在水里只露出腦袋。可是全身沐浴時水壓會使得人感到心臟和肺部不舒服,身體也會感覺有負擔。如果想要避免這類情況,可以把身體浸泡到肋骨部位,讓心臟和肺部露出水面,如果水溫不是過高則可以全身浸泡長時間享受沐浴之樂。
什么時候不應該沐浴?
第一是跟吃飯有關的。飯后血液集中在消化系統,此時沐浴會使得血液循環改善從而減少消化系統的供血,從而影響消化。飯后兩小時之內最好不入浴。同樣的道理,激烈運動之后血液集中在肌肉部位也不應該泡澡最好淋浴。再就是飲酒太多后也應該避免立刻泡澡。
如何避免沐浴后著涼沐浴后體溫較高,容易著涼。沐浴之后的室內溫度調整應該以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的手足部位的感覺為主。身體溫度在沐浴后會比較平時高所以會自動打開末梢血管散發體內熱量,從而往往導致著涼。此時可以用手腳接觸一下自來水的溫度以避免把室內溫度調到過低。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泡澡的效果保持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