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多是在氣溫高過35℃或在強熱輻射的條件下,從事戶外活動、體力勞動而無足夠的防暑措施時發生的;也可在氣溫不高但濕度高、通風不良的環境中發生,臨床表現為高熱、意識障礙、無汗、肌肉痙攣等。如何在酷熱的天氣下避免出現危險,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主任李燕屏通過具體病例給我們作了詳細介紹。
病例一:某小區居民劉大媽, 突然覺得頭暈,然后身體發冷,急救人員趕到時,已經死亡。經測量發現室內溫度超過39℃,所有窗戶都是緊閉的,死者體表溫度超過41℃。
專家點評:這是一例典型的室內高溫中暑事件。在室內,易受高溫威脅的“高危人群”為家庭通風和降溫條件較差的老人和有糖尿病、心臟病和甲亢等病的人群。其中中老年男性中暑的比例最高,時間集中在下午2~6點之間。
專家建議:在缺乏空調等降溫設備的家庭中,可利用開窗通風、室內放置冰塊等方法實行物理降溫。
溫馨提示:從中醫學角度來說,夏天人體氣血趨于體表,飲食調養應著眼于清熱消暑、健脾益氣。多食用有“清火”作用的食物和飲料,如新鮮蔬菜、水果、綠茶、啤酒、咖啡、菊花茶、金銀花茶等。專家同時提示,高溫會使人脾氣變得暴躁、易怒,導致過激行為,所以保持情緒冷靜可防止“心理中暑”。
室內防暑誤區:
1.空調溫度設定得越低越好
天氣炎熱,不少人在家中把空調開的很低,李燕屏認為:過低的氣溫對身體無益。因為當人們進出炎熱的室外和涼爽的室內時,巨大的溫差會造成身體調節功能紊亂,特別容易引起頭暈,造成受涼,使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發病的危險性增加。同時不少人在使用空調時,都將溫度定在固定值上,使居室保持恒溫狀態。這種做法也是錯誤的。醫療氣象學家通過實驗發現,不斷調節居室溫度,可以使人的生理體溫調節機制處于“緊張狀態”,從而很快適應溫度的較大變化,提高人體的自我保護能力,不易患病。
正確做法:居室的溫度應該保持在25~28℃之間,適當讓氣溫有所改變,但幅度應控制在3℃左右。
2.“沖涼”對降溫最有效
大汗淋漓時,不少人會選擇用自來水沖涼降溫。但專家提醒: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這種“快速冷卻身體”的冷水浴,常常會“快活一時,難受幾天”。因為夏季人們外出活動時吸收了大量的熱量,人體肌膚的毛孔都處于“張開”的狀態,而“沖涼”會使全身毛孔迅速收縮,熱量得不到有效散發,易引起疾病。
正確做法:應選擇略高于體表溫度的溫水浴,浴后會感覺身體更加舒爽。
病例二:一位39歲做水果生意的男子,早上就有頭痛、惡心等不適癥狀,仍頂著烈日工作,下午3點左右,突然出現口吐白沫、抽搐等癥狀暈倒街頭,最終因多臟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死亡。
專家點評:在室外,易受高溫威脅的“高危人群”主要是從事一些特殊工種的人群,例如白天在高溫下工作的環衛工、搬運工等,以及上述時間在戶外行走或運動的人。
專家建議:高溫天氣,人們出行會明顯感覺到夏日的燥熱,外出時應作好防暑準備,戴遮陽帽和太陽鏡,還要注意多喝水,以補充身體所流失的水分。
溫馨提示:為防止出門在外時中暑,應隨身準備一瓶藿香正氣水,以備不時之需。同時盡量避免在午后氣溫最高時出門,減少運動量,更要避免烈日直射下的室外運動。
室外防暑誤區:
衣服穿得越少越涼快
酷熱天氣下,一些人衣著很少,甚至打著赤膊,認為穿得越少越涼快。但研究表明,赤膊只能在皮膚溫度高于環境溫度時,才能增加皮膚的輻射、傳導散熱作用達到降溫目的。而盛夏酷暑之日,最高氣溫一般都接近或超過37℃,皮膚不但不能散熱,反而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因而夏季赤膊會感覺更熱。
正確做法:越是暑熱難熬,氣溫高過或接近體表溫度時,越應該穿吸汗的衣服保護自己。為應付特殊情況,高溫天氣下,家中應該配備簡單的防暑藥品,如十滴水、風油精、清涼油、本草油等。
鏈接
中暑按輕重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與重癥中暑三種。先兆中暑一般表現為:疲乏、頭昏、眼花、耳鳴、口渴、惡心、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輕癥中暑除有上述表現外,還可出現以下癥狀:面色潮紅、皮膚灼熱、心悸胸悶、體溫升高(37.5℃以上)、大量出汗、脈搏加快等。此時需要立刻把病人搬離悶熱環境,盡量讓其平臥,用冷水毛巾濕敷頭部或包裹四肢、軀干,用電扇吹風,讓病人體溫盡快下降。對面色蒼白、伴有嘔吐和大量出汗者,應及時喂以含鹽飲料(鹽汽水或冷鹽水均可)或解暑藥物。重癥中暑除有上述現象外,還會伴有昏迷、抽筋、高燒、休克等癥狀,這時就需要到醫院進行緊急搶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