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字在我國書法文化中是獨樹一幟的精品,雖然只是士字頭、工字身、寸字尾,但它衍生開來卻是千變萬化。
也許你欣賞過無數書法大家的“壽”字,但你見過以“長沙”二字寫就的“壽”么?
在長沙市最具古韻的太平街,一幅以“長沙”二字組成的草書“壽”字,引起了我的興趣。其書法者便是以一手漂亮的蠅頭小楷而享譽全國的書法家許魁第先生。他的這幅“長沙壽”內涵豐富,妙趣橫生,具有很高的文化內涵和收藏價值。
出生書香門第,自幼研習古文、書法的許先生這樣闡釋“長沙壽”的內涵:長沙古稱潭州,茫茫宇宙,橫亙著北斗七星,巡視天庭的星官有二十八顆,最光明的是軫宿星。軫宿的星座有七個,主管人間壽辰的叫長沙星,作為星宿的壽星,一說指二十八宿中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第一宿和第二宿,即角、亢二宿。壽星位于各宿之首,角、亢是各宿之長,所以叫壽星,主長壽、昌盛。張衡在《天象賦》曰:“長沙明而獻壽,東轄朗而陳兵。”意思是如果主壽的長沙星明亮則人間會延年益壽,而主戰爭的東轄星明朗的話,就會陳兵打仗了。
新中國的長沙星光芒四射,給人以吉祥和溫馨。星辰護映著星城,給勤勞善良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與吉祥,永遠的健康與長壽。因此,用長沙二字來書寫壽字,是天賜其巧。長壽是人類對于生命的無限奧秘不斷追尋的亙古夢想,是生命力的體現,是人生理想之一。壽字雖不是創造最早的漢字,卻是中國最為多變的吉祥用字之一。壽字的表現各有千秋,一字一體,無一雷同,正、草、隸、篆諸體無所不備,可以看出中華民族對壽字的創造和運用,有十分驚人的想像力,即對壽字進行變形變體的創造,長字形的叫“長壽”,圓字形的叫“團壽”,也有多字表意的圖案,如“百壽圖”。另外,壽字還廣泛地應用于日常家具、建筑、器皿上,如墻上掛的、紙上寫的、石頭上雕的、工藝品上刻著的、瓷器上印著的,等等,又對壽字進行巧妙的組合,通過復雜變化的形式,來表達人們對長壽的期望和崇拜,并把祈壽的觀念貫穿于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