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光遠生于1915年,是我國著名的學者。離休后又出版了《碎思錄》、《古稀手記》、《細雨閑花》、《窗外的石榴花》等文集。
談及身體狀況,于老說:“我10年前動了一個癌癥手術,接著做了放療。自此以后,明顯地老了。這個老究竟主要是病還是主要是年齡的緣故,或者不分主次,我說不清,而且一定要把它弄個明白似乎也沒有必要。從這次手術后,我開始服老了。
“我是一個不以忙為苦而以忙為樂的人,閑來無事的時候連手腳放在什么地方都是問題,我愿意高度評價‘忙’:忙是運動,而生命在于運動;也高度評價‘閑’:閑是相對靜止。閑有利于冷靜思考。正確處理忙閑之道,應該是善于把忙和閑結合起來,能夠在忙中保持一點閑的心情。但我怕閑苦、閑煩、閑悶!
“我把自己的人生經驗總結為8個字,即:
一、勤。也就是‘愛勞動’。眼勤、耳勤、手勤、腦勤,五官四肢都勤。勞動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一個人只有勤,才能有所作為。
二、正。也就是直,正道直行。正直是大聰明,也是大道德。
三、坦。也就是真,說真話,做真事,就是待人坦誠,‘君子坦蕩蕩’嘛。
四、深。研而究之,探求本質,從現象到本質,從第一本質進到第二本質。
五、創。要有創新的強烈欲望和興趣。要獨立思考,反對陳腐,勇于沖破舊事物的羅網。
六、韌。孜孜不倦,堅韌不拔。要成功,勇是必要的,但須繼之以韌性的戰斗。目的尚未達到,‘我就跟你沒有完’。
七、情。對人對事要有熱情,心腸要熱,不論看人看問題頭腦要冷靜,同時要有豐富的人情味。在人與人之間,應有更多的理解、同情和愛,不要感情冷漠。
八、喜。也就是樂。我欣賞經常樂乎乎的性格。不論遇到什么不順心的事,或者什么病痛,都要想得開,自找快活,不要自尋煩惱!
于老飲酒,但“沒什么水平,也從不過量。醉了,身體會不舒服,醉過的人證實了我的這種說法!
于老飲茶,且很有品味,中國茶葉博物館就是20世紀80年代初由他倡議而建立在杭州的。飲食上他喜歡甜食和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