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健身似乎已經融入都市人的生活中——胖了要運動,為了苗條;瘦了要運動,為了豐滿;不胖不瘦也運動,為了健康。然而,你知道嗎,運動不當不但不能起到減肥、瘦身、健身的效果,還有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如果運動形式過于單一,還有可能造成“專項”傷。
運動前不做準備活動關節易受傷
王先生每次在打羽毛球時,幾乎很少做運動前的準備活動,直接就上場,上周竟然跟腱斷裂。
沈陽體育學院運動醫學研究室主任鄭錫明指出,造成運動傷害多數是因為違背了運動規律。很多人不做準備活動就開始大強度的運動,使得神經系統和肌肉等器官都沒有準備好,這很容易造成肌肉、關節、韌帶損傷,甚至是骨折。
正確的運動規律是:從易到難,從弱到強,在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使肌體各個部位都被“激活”。
運動不當肌肉最容易受傷
身體各個部位的運動,主要是通過附著在骨骼以及關節上的肌肉所帶動的,所以在運動中,肌肉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
“每一項體育運動都離不開肌肉運動,所以肌肉最容易受傷也就不奇怪,”鄭主任說,“肌肉受傷最常見的情況是肌肉酸痛、肌肉拉傷、肌肉痙攣。”
肌肉酸痛,是肌肉受傷中最輕的。一般出現在運動后,這是因為運動時肌肉張力和彈性的急劇增加引起肌肉結構的物理性損傷,或運動時新陳代謝增加導致代謝廢物對組織的毒性增加,如果運動強度過大,血液循環供氧跟不上,導致乳酸堆積,也會刺激神經系統產生酸痛現象。
處理措施:主要還是運動后對肌肉進行放松按摩,如果是經常運動的人肌肉出現酸痛則要減小運動量。
肌肉拉傷主要指的是肌纖維撕裂所導致的損傷。
處理措施:可以在疼痛部位敷上冰塊或冷毛巾,保持30分鐘,這樣可以使小血管收縮,不至于導致受傷部位充血和水腫。千萬不要搓揉和熱敷。
肌肉痙攣就是俗稱的抽筋,是一種強直性肌肉收縮不能緩解和放松的現象。一般肌肉痙攣多發生在準備活動不充分、運動過于劇烈并且運動時間過長等情況下。
處理措施:肌肉痙攣如果不嚴重,可以通過牽引的方法進行處理。以相反的力量均勻緩慢牽引,在牽引過程中也要適當配合按摩和揉捏等方法緩解痙攣。如果是在游泳中痙攣,一定不要慌張,要立即浮出水面,對痙攣肢體進行牽引,緩解后上岸休息。
運動也要多元性
運動是要從個人的興趣出發,但專家建議運動也要多元性,避免長期從事單一運動,造成個別項目專有的“職業傷”。
“現在由于場地以及器械的限制,能進行的項目并不多,”鄭主任說,“羽毛球、網球是很多人比較喜歡的項目,但長期做這兩個項目容易造成‘網球肘’。”
“網球肘”,指的是肘關節的一種疼痛,在廣大的網球和羽毛球愛好者中比較常見,由于打球時伸腕肌肉不斷用力收縮而發生的慢性勞損,肘部疼痛難忍,尤其活動腕部時更加劇烈。
為了避免形成“網球肘”,在平時要注意加強伸腕肌群的力量聯系,并且在運動時戴上護肘和護腕,保護相關部位的肌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