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風箏,對人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益處的。傳統中醫認為,放風箏者沐浴和煦的陽光和春風,有“疏泄內熱,增強體質之益”。
史書《續博物志》也有“放風箏,張口仰視,可以泄熱”之說。現代保健醫學的研究也表明,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放風箏,可以舒展筋骨,讓身體隨著放飛的風箏而不停地移動,從而活動四肢;同時,由于盡情呼吸著新鮮空氣,吐故納新,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狀態,從而獲得消除冬日氣血積郁、祛病健身之功效;此外,放風箏時,雙眼面對藍天,飛行的風箏千姿百態,可以消除眼肌疲勞,調節和改善視力,預防近視和弱視。
近年來,國內外有些醫院和療養院采用“風箏療法”治療精神抑郁、神經衰弱、小兒智力不全等癥,也收到了神奇的療效。
放風箏也是一項健腦運動,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僅僅處理好放風箏和風向風速的關系,就得讓放飛者動一番腦筋:風箏飛起來的必要條件是地面有風,但風速過大也不好放飛,因為這時空氣水平方向力量過大,風箏不易“抬”上來,也很難控制;放風箏最怕的是風向不定,因為此時風箏最容易“栽”下來。
古人認為放風箏的較高境界是:放中相牽,一線相連,未放之時,如馬臥槽,放飛后如同進了賽馬場,要精神抖擻,把線看做韁繩緊拉,如同馴馬一般,然后望天入靜,隨飄移而前后奔走。現代人放風箏,已發展到動靜結合、高低變幻、聲光俱全的高超技藝階段,需要動腦筋的地方就更多了。
放風箏能使人情緒開朗、心境愉悅。放飛時,大腦高度集中,無疑會消除人的內心雜念;放飛者極目藍天,其心胸也會感到開闊;此外,春季草長鶯飛,觸目皆景,放飛風箏,如同進行一次人與自然的美好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