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屬于萬木生發的季節,對于春天養生的論斷,最有名的當屬《黃帝內經》素問之二。”“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批)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又是一年春來到,與春天有關的疾病也多了起來,其中來眼科報到的人就不在少數。
很多人認為,近視僅是由不健康的看書寫字姿勢引起的。但營養專家卻指出,偏食、挑食也是導致近視發生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
調查表明,我國近視眼發生率位居世界第一,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近視眼發生率依次為22.78%、55.22%和76.74%。專家介紹,挑食、偏食會使兒童眼睛發育所需的營養供給不足。所以預防近視,孩子的食譜要多樣化,注意葷素和粗細搭配,以保證他們眼睛營養的充分供給。
專家指出,兒童應少食酸、甜食品,因為這些食品都會在血液中產生大量的酸,影響食物中鈣離子的吸收,使眼球壁彈性降低,不能保持正常眼壓,容易造成近視。
建議兒童可以多吃些健脾養胃和補益氣血的食物,如龍眼肉、山藥、胡蘿卜、山芋、芋頭、菠菜、小米、玉米等。同時桑葚、黑豆、紅棗、核桃仁等食品能起到養心安神明目的作用。再有,還應補充蛋白質、鈣、磷、維生素等。補充鋅和鉻等元素也很重要,黃豆、杏仁、紫菜、海帶、羊肉、黃魚、奶粉等食物中含鋅量較高;牛肉、谷物、肉類、肝類等食物中含鉻較豐富。
躺在床上看會兒書或雜志再睡;困了放下書就睡;熬夜加班,累得實在熬不住了,倒頭就睡。這些在常人眼中早已司空見慣的事情,對健康其實都是大忌,對眼睛尤其不利,容易引起近視。
人的眼睛就像一臺能自動調焦的照相機。看近處的東西,比如書時,眼睛須經過一系列調節,才不會“一目十行”,看得“明明白白”。看完書倒頭便睡,看起來眼睛得到了休息,但事實上,由于連續較長時間看近不休息,眼球內的睫狀肌、晶狀體、瞳孔要保持長時間的持續收縮,因此這時很可能已經形成了調節痙攣。
于是,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會出現眼部疼痛、酸脹、干澀,流淚、畏光、視物模糊等視疲勞癥狀。而且,反復長期的調節痙攣,甚至可能引發假性近視,然后進一步發展使眼球前后徑增長,而形成真性近視或使原有的近視眼度數加深、遠視眼度數變淺。
因此,睡前10分鐘最好別再用眼睛,這樣才能讓其得到充分放松。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比如躺在床上閉目休息、做做眼保健操,用濕熱毛巾熱敷雙眼來緩解視覺疲勞。
春天養眼護眼應護肝
“春天的養眼護眼與養肝護肝不可分割,因為‘五行之木,春木旺,肝主事’,而‘肝藏血,開竅于目’,中醫認為眼的毛病和肝的關系最大。”經過一個冬天之后,在氣溫逐漸回升的春天里,人們非常容易肝火旺盛,而眼睛可能受牽連,出現各類不適。
肝是明目的源泉,肝藏血提供的血液和陰津可以滋養眼睛,使眼睛靈活、眼神光彩。如果肝血虧損、目失所養,則會出現“目澀不靈”現象;肝火旺盛、多食辛辣,則可能灼煎津液,導致眼干發癢,熱灼不適。
此外,控制情緒以抑制肝火過盛傷身也非常重要。專家表示,總體而言,春天人們較其他季節更容易激動,而情緒失控會進一步導致眼睛和肝臟受到傷害。從臨床情況來看,專家強調,脾氣火爆的年輕人以及情緒多變的更年期女性是防范重點。
專家指出,春天應避免高溫、辛辣、大補類食物,需要長時間用眼的人群可多進食養肝護肝、滋補肝腎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牛奶、豆制品、胡蘿卜、紅薯、菠菜、芹菜、橙子、草莓等,用菊花和枸杞泡水喝能清肝明目。
放風箏踏青有助預防近視
暖風微拂,初春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專家推薦,如果青少年兒童想調節眼肌,預防近視形成,首選項目是放風箏。“其實并不是說放風箏有針對性療效,只是這種戶外活動有助舒展身心,且能幫助孩子們盡量多望高處、遠處。”專家介紹。
專家表示,近視眼的產生與過多視近、長時間用眼,從而引起眼睛睫狀肌緊張密不可分,而放風箏則能讓孩子們將視線延伸轉移至高遠處,自然調節眼肌,幫助其放松休息。“城市兒童之所以近視率遠高于農村孩子,就是因為他們遠近視野交換遠不足農村孩子,從而無法保持眼內調節肌肉的靈活伸縮。孩子們的室內活動基本都是視近,所以一定要找機會多望遠。”專家表示。
除了望遠之外,望綠對于預防近視也大有裨益。據了解,人的眼睛最怕紫外線,游泳不戴墨鏡,或在雪地暴露時間過長,都會遭致視力損傷;而白光、紅光對眼睛也有較強刺激,室內燈光,特別是電腦、游戲機、電視熒屏對視網膜均可能產生損害。“但大自然的綠色卻剛好相反,非但不會對人的眼睛有害,反而對協助視力恢復和眼睛休息大有好處。它是非常適合人類觀賞的顏色。”專家介紹,春季正值植被生長之際,閑暇時去草地、山坡、森林公園等地,所到之處皆滿目新綠,養眼又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