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上下瞼緣上,各長有許多根睫毛。睫毛生長方向有一定傾斜度,上臉睫毛向前上方伸出,下臉睫毛向前下方伸出。
睫毛一旦改變了生長方向,朝向眼球生長,刺在角膜和結膜表面,叫做倒睫。倒睫毛扎在角膜和結膜上,眼球就會感到刺痛、流淚和有異物感。重者倒睫毛像“毛刷”隨著眼睛的瞬目運動,不斷地摩擦透明而嬌嫩的角膜,時間一久,角膜淺層慢慢地混濁,就會影響視力。角膜被倒睫毛擦傷以后,表面失去了保護,病菌就會趁機而入,引起角膜潰病,使視力受到嚴重損害。即使潰瘍治愈,也會留下不透明的白翳,造成視力永久性的障礙。
哪些眼病會引起倒睫呢?最常見的是沙眼,其它如結膜燒傷、結膜天皰瘡、白喉性結膜炎等病都可使臉板結疤變形產生瘢痕性內翻倒睫。
倒睫毛如何治療?
倒睫毛刺激眼球很難受,不少人自己用鑷子將它拔去,暫時能緩解,但不久新生的倒睫又出現了,所以自己拔倒睫不是徹底的辦法,最好到醫院用解電毛囊法,破壞了倒睫的毛囊,倒睫就不再長了。如果倒睫多,同時有限臉內翻,應做矯正手術,對于由眼部炎癥引起的痙攣性內翻倒睫,需治療炎癥,隨炎癥消失,內翻倒睫也緩解了。由于老年人皮膚松弛引起的痙攣性內翻倒睫可以手術矯正治療。嬰幼兒先天性內肌部輕度內翻,由于嬰幼兒睫毛細軟,不易損傷角膜,若眼結膜無充血,角膜正常,不必急于手術,如果發現孩子結膜有充血、流淚,應及時檢查,發現角膜被倒睫損傷,應及時手術。有時隨著孩子的發育成長,鼻根部發育飽滿可自行恢復正常,對先天性雙行睫患兒,若只有很少幾根倒睫可以電解毛囊,成排較多的雙行睫需手術,將多余的一行睫毛去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