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場救助傷者,首要的問題是評估現場是否有潛在的危險。如有危險,應盡可能解除。例如,在交通事故現場設置路障,在火災現場需防止房倒砸傷。還要注意到意外事故的成因,防止繼發意外發生。
檢查反應
首先向意識清楚的傷者表明身份。如無反應,可用“搖或叫”的方法,輕搖傷者肩膀及在耳邊叫喚,測試傷者神志是否清楚。如有回應,則表示氣道仍然暢通。如傷者人事不省,應立即請旁人協助報警申請救護車服務。
檢查及打開氣道
如傷者意識不清,喉部肌肉就會松弛,舌肌就會后墜,阻塞喉嚨及氣道,使呼吸時發出晌聲(如打鼾聲),甚至不能呼吸。因舌肌連接下顎,如將下顎托起,可將舌頭拉前上提,防止氣道阻塞。
暢通氣道的方法
壓額提頦法
用一只手按壓傷病者的前額,使頭部后仰,同時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將下頦托起。
創傷推頜法
如懷疑傷病者頭部或頸部受傷,首先須固定頸椎。壓額提頦法可能會移動頸椎,增加脊髓神經受傷的可能,所以要用創傷推頜法來暢通氣道。將頸部固定在正常位置,并同時用雙手手指托起下額角。
清除異物
檢查氣道包括口腔。如有明顯異物:松脫的假牙,食物或嘔吐物等,可用手指鉤出。
檢查呼吸
將臉頰靠近傷者口鼻,距離大約3厘米,檢查10秒:
觀察:胸腹起伏
聆聽:呼吸聲
感覺:呼吸氣流
如傷病者沒有呼吸,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檢查脈搏
成人與兒童
意識不清的傷病者,檢查脈搏應在頸動脈。頸動脈位于咽喉兩側,在喉結與鄰近肌肉帶之間。如頸椎沒有受傷,應保持頭后仰,用食指和中指感覺喉結的位置。然后將指頭順著救助者自身方向下滑約25厘米至頸動脈處,觀察10秒,同時觀察循環征象,如呼吸,咳嗽及眼睛、肢體的活動。
嬰兒(一歲以下)
嬰兒因頸部肥短,頸動脈較難觸摸,應檢查肱動脈。利用食指及中指忙觸摸嬰幼兒身體靠近救助者一側的上臂中央內側,并可用拇指配合,幫助拿著嬰兒的手臂,檢查10秒。同時觀察循環征象,如呼吸、咳嗽及肢體活動。
如傷病者沒有呼吸,脈搏,應立即施行心肺復蘇。
復原臥位
如傷病者意識不清,但有呼吸、脈搏,而脊椎又沒有受傷口應將他擺放成復原臥位。這姿勢可防止傷病者舌頭后墜,阻塞呼吸道,同時方便口腔內的分泌或嘔吐物從口腔流出,減低氣道阻塞或吸入異物的危險。
在轉動傷病者之前,應先取下他的眼鏡,并將身上的物件取出,避免咯著傷病者。
①救助者應跪在傷病者胸旁,放平他的雙腿,將傷病者靠近自己那邊的上臂向外橫放,手肘呈直角彎曲,手掌向上。
、趯≌吡硪恢皇直蹤M放于胸前,手背貼在對面的臉頰側。
、垡皇治罩鴤≌唠x救護者較遠那邊的前臂,另一手抓著傷病者同一邊的大腿外側,拉起及提高其膝部口直至腳掌平放在地面,然后向自身方向拉動,使傷病者側臥。
、苷{整傷病者在上方的腿,把髖關節和膝關節擺成直角,以防止身體前傾。若傷病者肢體受傷不可屈曲,可用卷起的毛毯或其他支撐物放在傷者胸前,支撐身體。
、葑⒁馍厦娴氖指嗖灰獕褐旅媸直鄣膭用},以免妨礙血液循環。
⑥保持氣道暢通。如有需要,可調整墊在臉頰下的手,以保持頭部后仰。
⑦如傷病者可能有脊椎受傷,現場又沒有足夠人手,或救助者自覺訓練不足,非必要時切勿移動傷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