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性猝死發生突然,常常使人措手不及,所以專等醫生來救和或送往醫院去救,都會耽誤最寶貴的搶救時機。分秒必爭,時間就是生命的真實涵義,就是要立即開展現場急救。
心臟性猝死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病人突然意識喪失,有的出現抽搐;呼吸迅速變得不規則,呈嘆息狀,隨之呼吸停止;這時脈搏摸不到,用耳朵貼在左胸前區也聽不到心跳;病人兩眼瞳孔隨后很快散大,用手電光線照射也不見瞳孔縮小。
當出現上述情況后,在場的人要立即不失分秒地搶救。心臟發生心室纖顫時,利用電擊除顫當然最為理想,但在現場是不可能有這類搶救器械的。我們可以“赤手空拳”地除顫,手握空心拳頭,在病人心前區捶擊2次,如無反應,則可再捶擊2-3次。對于剛剛發生室顫的心臟,胸前區播擊有較好的除顫效果,可以使室顫消除而重新出現心臟跳動。必須注意,要及早采用,在用耳朵聽不到心跳瞬息間的一分鐘內,實施拳擊除顫效果最好。
如果拳擊后,仍然聽不到心跳,就要改作胸外心臟擠壓;呼吸停止者,再進行口對口吹氣,以維持血液循環,恢復呼吸。
心臟擠壓使心臟復跳。心臟停跳后,要使心臟恢復跳動以維持血液循環,最有效的急救方法就是心臟擠壓。心臟擠壓分胸內和胸外兩種。剖開病人的胸腔,醫生用手直接按捏那挑子形的心臟進行擠壓,稱為胸內心臟擠壓;不打開胸腔,在病人胸廓外進行擠壓,稱為胸外心臟擠壓,它應用最廣,群眾就地即能進行,其作用與效果并不比胸內心臟擠壓差,所以一般講到心臟擠壓,多系指胸外擠壓。
心臟擠壓比較普遍采用,還是近20年來的事情。其實19世紀有人在貓、狗的胸廓上擠壓心臟部位,居然使剛剛停跳的心臟得以復跳,是當時并未引起人們重視。直到1960年,在病人身上進行,并配合以口對口吹氣式的人工呼吸后,復蘇效果很好,才被推廣。
心臟深居胸廓內,在體外擠壓,怎么能使它復跳呢?原來,心臟的前面是胸骨和肋骨,如果對胸骨施加壓力,它能夠下陷3—4厘米。心臟的后面是胸椎,心臟的外邊有心包裹住,使它不易向兩側移動。所以,如果我們用雙手在胸骨處施加較大的擠壓力量,外力就能通過胸骨的下陷壓擠心臟,達到使心臟被動收縮的目的。當擠壓力量解除,也就是將雙手突然放松,由于肋軟骨的彈性,陷下的胸骨又恢復到原來位置,心臟不再受到擠壓,同時胸廓容積增大,胸腔內負壓增加,靜脈血回流到舒張的心臟,心室又充盈了血液。然后,再擠壓胸骨,如此反復進行,維持血液循環。
根據這個道理,我們在進行胸外心臟擠壓時,病人應該是仰臥在硬板床上或地上,如睡在沙發床、棕床上,因背后是軟物,達不到擠壓的目的,必須移到硬處,或在其背后墊一木板。救護人員的手,應放其胸骨下l/2處,這個部位相當于兩乳頭連線正中間。群眾在現場操作中對此總結了兩句話“中指對凹膛,當胸一手掌”。意思是把手的中指對著病人頸下的凹膛(相當于天突穴位),手正中放在胸脯上,手掌根部正好是胸骨下段。
如果病人是孩子或身體瘦弱者,用一只手擠壓的力量即可;而對成人,則用雙手重疊擠壓的力量才能使胸骨下陷3—4厘米。擠壓時,憑借救護人體重的力量,有節奏帶沖擊性地擠壓,擠壓與放松時間大致相等,以每分鐘擠壓60次為宜。心臟擠壓時需做口對口吹氣,心跳與呼吸是息息相關的,當心臟性猝死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猝死,心跳停止后,呼吸很快也隨之停止。由于呼吸、心跳常常是同時停止,因此在現場搶救中,必須對恢復心跳和呼吸都采取措施。
如果我們只做心臟擠壓不做口對口吹氣,那么血液循環雖可暫時維持,但流向身體各處的血液中并不含有氧氣,組織細胞仍然得不到氧的供應;二氧化碳也無法被排出體外。
口對口吹氣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救護人員的嘴對著病人的嘴吹氣。在進行人工呼吸前,必須迅速做好準備,清除其口中的嘔吐物、分泌物,使呼吸道暢通。病人如有假牙也應取出,以免墜入氣管。要松開衣領、褲帶、緊裹的內衣、乳罩等,以免妨礙胸廓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