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要補鐵的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哪種貧血需要補鐵劑,如何正確服用補鐵劑也大有學問。口服鐵劑主要為二價鐵(亞鐵)鹽,包括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琥珀酸亞鐵、葡萄糖酸亞鐵和枸櫞酸鐵銨等。通常鐵以(亞鐵)的形式吸收,而以三價鐵(正鐵)的形式起作用,臨床主要用于治療缺鐵性貧血。
口服鐵劑常有胃腸道反應,如胃腸不適、腹痛、腹瀉或便秘等副作用,雖然飯前空腹服用有利于鐵的吸收,但服用時間還需根據個體反應而定,若空腹不能耐受,可改為飯后服用,并將每日用量分3次服用。
一般來說,口服鐵劑起效較快,服藥4—5天后血液中紅細胞即可上升,第7—12天達到高峰,1—2個月后可恢復到正常水平。但要注意此時不能停藥,因為體內由于貧血而造成儲存鐵的缺乏,應繼續服藥2—3個月,待儲存鐵恢復正常才可停藥,以免貧血癥狀復發。如果口服鐵劑3—4周后仍無改善,需及時就醫查找原因。
服鐵劑時不要咀嚼藥物,直接用水送服,以免染黑牙齒。也不可自作主張加大藥量,以免引起鐵中毒。一般表現為頭暈、惡心、嘔吐、腹瀉、腹痛,胃腸道出血和休克等,嚴重者可致昏迷、驚厥等,甚至死亡。另外,鐵與大腸內硫化氫反應生成硫化鐵,使大便顏色呈黑褐色,類似消化道出血,患者也不必緊張,停用鐵劑后即恢復正常。
維生素C或稀鹽酸類藥物可提高鐵的吸收。維生素C能讓小腸內保持一定的酸度,使食物的鐵呈可溶狀態以利小腸吸收。現代研究發現其還可與鐵發生一種特殊的結合形式,更利于小腸黏膜的吸收。
抗酸藥如甲氰咪胍、丙谷胺、阿托品、潰瘍平等;堿性藥物如小蘇打、胃舒平、氨茶堿、氫氧化鋁等,都會影響鐵的吸收,降低治療效果,因此如有潰瘍病并使用抗酸劑時,需與鐵劑錯開時間服用。四環素類藥物容易和鐵發生螯合影響吸收,也要避免合用。牛奶中含有較多的磷酸鹽;茶中含有鞣酸;咖啡也易與鐵形成不溶性鹽類,這些食物都會影響鐵的吸收。
目前,臨床常用的鐵劑各有特色。硫酸亞鐵是治療缺鐵性貧血最常用的藥物;富馬酸亞鐵口服后吸收較好,療效迅速而穩定,副作用較小;琥珀酸亞鐵用于治療缺鐵性貧血效果較硫酸亞鐵好;枸櫞酸鐵銨為水溶液,較適合兒童和不愿吞服藥片的成人,其副作用比硫酸亞鐵輕,但久服易染黑牙齒。緩釋鐵是一種新型鐵劑,服藥后在體內緩慢釋放,可避免或減輕副作用及中毒,還延長藥物在體內的有效時間。一般服藥一次可維持8—12小時,一天服藥2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