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信局上班的老王和七八個朋友邀約到農家樂吃魚。老王興致高漲,一邊揮手劃拳,一邊大口吃魚。朋友勸他小心點,老王毫無懼色地說:“我人高口大,大魚小魚都不怕。”誰知話音剛落,他就說有東西卡在了喉嚨。朋友大驚:“是魚刺!” 他們紛紛建議使用“土辦法”:吞飯團、用筷子刺激喉部
誰知折騰了足足半個小時,魚刺不但未出,老王反而開始吐血。朋友只好將痛苦難耐的老王送到門診。經檢查,老王咽部與食道交界處有一條長約0。6厘米的魚刺,已深深刺入咽喉壁。經過醫生的救治才把魚刺取了出來。
生活中,象老王那樣,被魚刺卡喉用盡土方偏方仍不能去除,不得不到醫院就醫的人有很多。那么,魚刺卡喉后到底該如何急救呢?
民間“土方法”常采用吞咽飯團或菜團,希望以囫圇吞棗的方式將魚刺帶入胃中,其實他們有所不知,這樣做是很危險的。因為咽喉食管較為柔軟,用飯團擠壓尖銳魚刺,就如釘釘子一樣,會把魚刺越擠越深,刺入粘膜內。同時也可能把魚刺推入咽喉部、食管,導致魚刺更難取出。而且咽喉食管周圍有許多大血管,魚刺刺傷血管后可造成大出血,或者刺破粘膜造成感染、化膿、形成膿腫。因此魚刺卡喉后絕不能使用吞食飯團的方法。
魚刺卡住咽喉后,有人習慣將手指伸向喉嚨往外摳,但由于口腔小、手指短,此法往往只能刺激咽后壁,引起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甚至出現挖傷粘膜,加重疼痛等負作用。還有的人,當魚刺卡喉后,就用勁咳咯,希望把魚刺咳出來,如果魚刺刺入較深,此法通常無濟于事。因為魚刺細小,受力面積也就小,咳咯的沖擊氣流難以把魚刺咳出。
還有人主張使用“偏方”——喝醋,希望將魚刺化掉。
我們曾做過試驗,將魚刺置入食醋中兩天后取出,魚刺仍比較堅硬。而且喝醋時醋液在喉嚨只能停留幾秒鐘,就進入到胃部。因此喝醋對軟化魚刺毫無用處。
魚刺卡喉后若不及時取出,局部可因異物感染而發生頸深部的膿腫,并進而發展成敗血癥、膿毒血癥等。膿腫腐蝕血管可發生大出血,后果則更加嚴重。因此,正確及時的救治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持鎮靜,初步確定是否有魚刺卡喉。
患者可試咽唾液幾次,進行確定。因為有時進食過快,魚刺可擦傷粘膜,造成一種魚刺卡喉的假象,這種情形在臨床中較常見。真正魚刺卡喉的感覺是吞咽時有明顯的刺痛,刺痛常持續固定在一個部位,病人能明確指出相應位置,而咽部靜止時疼痛不明顯。年幼兒童,一般可給予溫開水,觀察他們吞咽情況。如有魚刺者,常拒絕飲水,或吞咽時有痛苦表情,甚至反胃、嘔吐。如飲水順利,說明并無魚刺卡喉。
其次檢查咽部:
(1)將壓舌板(在家中可用筷子、牙刷)放在舌部前2/3處,輕輕平壓,觀察整個口咽部,看是否有魚刺。扁桃體肥大的小孩,魚刺常直接刺在扁桃體上,容易看清。
(2)將壓舌板稍偏向一側壓住舌部并囑發“啊”音,重點觀察扁桃體的前后上下。如看見有魚刺,可用稍長的鑷子或筷子鉗住,輕輕拔出來。
(3)舌根部、咽喉部的檢查需要醫生用間接喉鏡,觀察舌根、會厭、以及梨狀窩處是否有魚刺。如發現有唾液滯留,應考慮魚刺可能已進入食道。這時需進行食道吞鋇餐透視檢查,便可準確了解魚刺在食道的位置,幫助治療。
(4)醫生在取魚刺時,病人應主動配合。咽反射較強的患者,可先對咽喉部噴霧1%的卡因3~4次后,再行檢查或取出魚刺。有時經檢查可能發現沒有魚刺,而咽喉部疼痛的癥狀仍很明顯,這可能是魚刺已埋入粘膜不易被發現,此時患者不能輕易放棄檢查和治療,可口服消炎藥,l~2天后再到醫院檢查。因為機體的排異反應和咽部運動可將魚刺推出或變位,此時魚刺才可能被發現。如果確實沒有魚刺存在,刺痛感會在1~2天內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