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純凈水風靡中國城市居民家庭,平時飲用,甚至煮飯、做湯也用。這種水成為一些家庭須臾離不開的生活用品。
對此,近日有關方面專家提醒人們,不宜將純凈水作為通常飲用水大量地、長期地引用,嬰幼兒及少年兒童尤其應謹慎。
專家稱,在飲用水質較好的城市,人們完全可以放心地飲用自來水; 有條件的地方,飲用富含人體所需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天然礦泉水則是最佳選擇。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不久前對在國內銷售的七十二種桶裝純凈水的抽查檢驗,有二十種不合格,其中有十四種甚至連普通自來水的衛生標準都達不到。據北京市政府冷飲辦介紹,目前有一部分無條件辦理準產證的個體 戶(俗稱水耗子),以灌裝自來水,甚至以污染了的水冒充純凈水出售,市場上還查出個體戶以絲襪作“過濾器”生產純凈水的案例。另外,目前還有些飲水沒有標明生產日期,對水質保質期廠家隨意規定,有的長達三個月甚至兩年。
專家指出,對于好的飲水來說,只有純凈是遠遠不夠的。它既要解決水質污染的問題,還要解決水的退化等方面的問題,要把水搞干凈還要把水激活。由于某些廠商認識上的偏頗,沒有在解決退化、“激活”上開拓 思路,生產出來的水純而不活,并不是理想的飲用水。而且,由于過分強調純凈,故在把有毒有害物濾掉的同時,把水中應有的礦物質、微量元素 也濾掉了。
由于重開發而輕科研,使得社會對水的認識和飲水開發、宣傳上都出 現一些盲目性和片面性。目前開發者眾,科研者寡,或者輕視科研成果。
在開發、生產、營銷過程中管理不嚴,缺少嚴格的規章制度,水質和 器具管理、檢驗不嚴,致使一些新開發的產品不符合最起碼的國家衛生、安全指標。在商業利益驅動下的廣告誘導,某些不負責任的宣傳報道,往 往簡單片面、夸大其詞,蒙騙消費者。
許多專家建議,各地主管部門應當引導飲水生產廠家,特別是作為供水渠道的自來水廠,應當把科研開發工作的重點,放在如何能給廣大居民提供安全、衛生的飲水方面上來。
據測算,飲用水大約只占自來水總供水量的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分質供水為向廣大居民供應合格飲水提供了一條新思路。
前不久,中國健康飲水研究會、中國學生營養促進會、中華預防醫學會等單位的從事飲水問題研究的專家、學者就目前飲水生產的銷售、飲用等方面的狀況及有關問題進行了研討,專家們呼吁加大飲水科學研究和質量監督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