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大家都喜歡秋天,因為既不會像夏天般火燒的炎熱,又不會像冬天般刺骨般的寒冷。秋天最最惱人的,就是干!
以中醫的節氣而言,中秋是氣候轉換的分界點。一般來說,中秋之前屬于早秋,此后天氣會逐漸轉涼,早晚溫差加大,皮膚容易干燥粗糙,兒童和年老體弱者容易發生感冒、咳嗽及腹瀉、便秘等病癥。導致這些癥狀的源頭就是“秋燥”。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涼”,在氣溫下降的同時,空氣中的濕度也會逐漸降低,空氣變得干燥。中醫學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與人體肺臟相通,燥氣侵入人體,就會表現為口鼻干燥、干咳少痰、皮膚干燥、脫屑、心煩失眠、大便干結等。
秋天你如何防“秋燥” 圖
預防“秋燥”,應當注重以下環節:
第一,補充水分,保持濕潤在這一時節,尤其要保證每天攝入足夠的水分,多吃具有滋陰潤燥作用的水果與蔬菜,比如甘蔗、梨、蘋果、石榴、葡萄、菠菜、藕等。日常沐浴后可擦護膚霜,以鎖住皮膚水分,降低皮膚對外界刺激的反應。
第二,注意冷暖,起居有節入秋后氣溫變化大,應及時增減衣服,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預防感冒。每天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依照自然界在秋季“陰增陽消”的規律,要早睡早起。
第二,注意冷暖,起居有節入秋后氣溫變化大,應及時增減衣服,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預防感冒。每天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依照自然界在秋季“陰增陽消”的規律,要早睡早起。
第三,穩定情緒,加強鍛煉 秋令主“收”,保持情緒穩定,有助于維持身心的平衡。秋天氣候不算太冷,適宜戶外運動。但由于早晚氣溫較低,老年人容易受寒,因此不宜到室外鍛煉,可以在屋內打太極拳、練瑜伽等。
第四,飲食調節,少食辛辣秋季應多吃滋陰潤燥的食品,同時要注意“少吃辛,多吃酸”。這里所說的“辛”,除了辣,還包括五辛食物,如韭、蒜、蔥、姜、椒等;所謂酸性食物,是指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此外,也不宜多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