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的政策很好,落地卻不容易,因此,我要和大家分享一個既達成醫改的訴求,又構建城市的健康生態體系,還提供了多樣的服務場景的健康管理平臺。”19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八屆中國智慧城市論壇上,健康之路無邊界(廈門)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翁碧俊介紹了這一平臺——廈門i健康。
2016年6月,在國務院醫改辦等七部委聯合出臺《關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后,同年7月,健康之路協助廈門衛計委實施的“廈門i健康”項目隨即落地。至今,它先后得到了國家衛計委、國務院醫改辦的高度評價,又作為該政策落地的模板,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目前,除廈門外,福建福州、湖北宜昌,江西上饒、遼寧鐵嶺等地均在推行該模式。
“中醫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在醫改這個多主體的系統性變革中,充分連接政府、醫生、居民,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翁碧俊說,增強社交屬性,是重要手段之一。跳出工具型平臺的窠臼,廈門i健康不僅能持續升級、容易復制而且用戶獲得感極強。
創建之初,平臺遵循“1+1+N”三師共管模式,涵蓋了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健康管理三大板塊。在“互聯網思維”的導向下,旨在有效推動了需求側、供給側、監管側間的彼此互動,并促進醫療服務的均等化。
2017年12月,在經過一年多吸納用戶、疊加服務、增強粘性等基礎性工作后,廈門i健康用戶數從2016年底的2萬人漲至80萬人。平臺為這80萬用戶提供了聯絡渠道,更為各醫改主體之間建立起了一個穩定的、相互信任的關系。如今,廈門市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就醫格局已逐步形成。
在此格局下,居民與家庭醫生間的健康服務、家庭醫生團隊間的工作交流、專科醫生對家庭醫生的業務支持、政府對家庭醫生的業務督導等都暢通無阻。
據翁碧俊透露,為保證服務質量,平臺制定了單個家庭醫生簽約數的上限——1500人,并為他們配備了掛號資源。“他們(家庭醫生)既能判斷患者需不需要專家,又能準確判斷應該去找哪個專家,并幫患者直接掛到專家號”,翁碧俊說,這實現了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也是平臺一直鼓勵的各主體間更充分地交流。目前,社區與醫院的粘度、居民與家庭醫生的粘度不斷增高。
除了人與人的互動,平臺在推動人與機的互動上也是不遺余力。據了解,近期,平臺又增加了1萬臺可穿戴醫療設備。居民在家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設備,可產生個人的健康數據,并被實時上傳到平臺統一的數據庫。這樣,個人的“體檢表”活了,整個廈門的健康數據庫也活了。
目前,平臺覆蓋范圍內,醫療衛生信息資源已經實現跨醫院、跨地域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數據共享貫通健康管理全流程,為精準醫療的發展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作為全國醫改試點地區的廈門,醫療技術水平正沿著經驗醫學-循證醫學-精準醫學的軌跡螺旋上升。
要讓家庭醫生簽約政策落地,就要讓病人真正愿意留在社區,除了培養居民就醫習慣,改變居民的就醫觀念,提高基層醫療水平才是根本。目前,隨著廈門i健康平臺的不斷成熟,其對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推動作用開始顯現。
翁碧俊說:“目前,在廈門已經與平臺簽約的社區醫生,在穩定服務1500人的水平下,隨著居民就醫習慣的不斷養成,醫生們的待遇也不斷提高,甚至吸引了部分三甲醫院的主治醫師來到社區服務。” 在他看來,健康之路是我國最早步入互聯網+醫療領域的企業,它對醫療領域的深刻認知,對互聯網動態的精準把握,是平臺促成醫改政策有效落地的關鍵。
創立第十八個年頭,摸準移動互聯網脈象后,從分級診療到家庭醫生簽約,從醫療互聯網化工具到居民健康管理平臺,健康之路 “一輩子一家子的健康管家”的道路正越走越寬。
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個別診斷、用藥和使用的根據。本網站致力于提供正確、完整的健康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個別診斷、用藥和使用的根據。本網站致力于提供正確、完整的健康資訊,但不保證信息的正確性和完整性,且不對因信息的不正確或遺漏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本站所提供的任何醫藥資訊,僅供參考,不能替代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建議,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