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湘生,男,漢族,北京人,1949年10月出生,醫學碩士,外科學主任醫生,博士生導師。1968年從醫,1983年考入湖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攻讀外科學碩士學位研究生,1986年畢業留湘雅二醫院工作,同年晉升主治醫生,1993年晉升骨科副主任醫生,1997年獲碩士導師資格,2004年晉升骨科主任醫生,2006年獲博士生導師資格。
1992年-1994年由世界衛生組織資助,以訪問學者身份在意大利博羅尼亞Rizzoli骨科研究院學習,從事肢體延長與矯形及新輔助化療治療骨肉瘤的研究。1994年回國后,率先在國內開展大劑量化療治療骨肉瘤、惡性骨腫瘤的保肢治療及骨痂延長治療伴大段骨缺損及肢體短縮的骨不連,并在國際骨科權威雜志J Bone Joint Surg (Br) 上連續發表三篇關于骨痂延長治療兒童骨髓炎后伴骨缺損及肢體短縮骨不連的論著,在國際上首次提出“骨膜休眠現象”,標志著我國骨延長治療骨髓炎后骨不連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主要研究方向:骨腫瘤,骨不連、先天性畸形矯正和復雜人工關節置換。研究開發了“鑲嵌式外固定支架”和“兒童生物臼蓋”,均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注冊,進入臨床使用。近年獲湖南醫學科技獎二等獎一項,中南大學醫療新技術成果一等獎、三等獎各一項。發表骨科專業論文50余篇,其中SCI論文16篇。主譯《骨與軟組織腫瘤》一書,參編《外科學試題精集》、《實用矯形外科手術進路圖譜》等專著近10部冊。主持與指導省部級課題4項,廳局級課題2項,申報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0項。
現任國際外固定聯盟副主任委員,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第四屆肢體殘疾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湖南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骨病專業學組組長,湖南康復醫學會康復工程與肢體矯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雜志》、《臨床骨科雜志》、《中國保健醫師》等雜志編委。
肢體延長:在骨外固定器或內固定器的牽張應力作用下,使骨斷端間隙的長度和寬度增加,周圍軟組織(神經、肌肉、血管等)相應延長,最終使肢體長度達到矯形的要求,又不影響肢體功能。
肢體重建:應用肢體延長的原理和方法,使某一肢體或局部組織的形態、結構和功能,按治療要求發生新的再生、重塑和改建。
隨Ilizarov技術的引進,外固定支架的發展及廣泛應用,組織牽生目前應用越來越廣泛,其所取得的治療效果也越來越神奇!
張教授1994在意大利學習到骨延長技術,回國后開始開展工作并進一步探索及改進了手術方式,研發“鑲嵌式外固定支架”。該項技術到目前已達到全國一流水準,且廣泛應用在肢體延長、畸形矯正、感染性骨不連等疾病的治療上。多年來有全國各地患者慕名而來,至少治愈了一萬例患者。
病例1:張某,女,14歲,化膿性骨髓炎后遺留缺損性骨不連,骨缺損約2.5 cm,肢體短縮約16.4 cm,膝關節強直,面臨截肢。
病例2:患者,女,18歲,肢體短縮15cm,骨不連。
病例3:患者,男,16歲,股骨外髁不發育導致K型腿并短縮11公分。行外固定支架截骨矯形,延長11cm,骨痂生長良好。
病例4:先天侏儒畸形,雙脛骨僅17CM,身高128CM,伴“O”形腿。術后情況:糾正O型腿并延長14cm。
病例5:蔡某,女,28 歲。兒時右肱骨骨髓炎致右上臂停止生長,較對側短縮11cm。
病例6:患兒,女,12歲,左尺骨骨軟骨瘤,致左前臂畸形
病例7:葉某,女,25歲,外傷后髖關節毀損。髓內外結合技術行股骨延長。
病例8:某女,18歲,化膿性骨髓炎致右股骨短縮13CM。
本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個別診斷、用藥和使用的根據。本網站致力于提供正確、完整的健康資訊,但不保證信息的正確性和完整性,且不對因信息的不正確或遺漏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本站所提供的任何醫藥資訊,僅供參考,不能替代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建議,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