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坊間謠傳“王均瑤妻子改嫁其曾用司機”,再次引發了人們對已故浙商富商王均瑤的追憶。王均瑤擁有35億資產的身家,年僅38歲卻因為患腸癌35歲就離世,讓不少人扼腕嘆息。事實上,因癌癥而早早離世的名人大腕屢屢見報,羅京患淋巴癌離世、因患乳腺癌離世的李婷、因患鼻咽癌離世的成奎安……癌癥,已經成為危害人們生命的“頭號殺手”。
癌癥發病趨向年輕化,專家:40%的癌癥死亡患者可以通過預防避免
衛生部疾病控制司資料表明,全國每分鐘就有6人被確診為癌癥,每年新發癌癥病例350萬,每年因癌癥死亡人數270萬,我國癌癥新增病例世界第一,癌癥死亡人數占亞洲一半。在衛生部發布的公告中,癌癥已經被定義為“常見多發病”,癌癥預防工作更是被納入新一輪的醫療改革中。然而,癌癥的早期預防非常困難,九成以上的癌癥病人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
醫學專家表示,死亡的癌癥患者超過四成都是可以通過定期預防避免的,然而,相關數據表明,九成以上死亡的癌癥患者發病前從來沒有做過癌癥檢測,國內在癌癥預防檢測領域亟需變革。此外,國際抗癌聯盟統計數據表示兒童患癌癥的幾率約為萬分之一,全世界每年都有16萬兒童身患癌癥,其中9萬人最終死亡。癌癥的發病率愈發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面臨癌癥帶來的壓力,而在民間,基本上是“談癌色變”,可謂“癌癥,猛于虎也”。
十八大醫改全力推行疾病預防,測癌試劑“預檢一號”受追捧
據了解,十八大關于醫改方案中,將以往的“以疾病為中心”轉變為“以健康為中心”,將疾病早期預防早期診斷納入了醫療保險范疇,全力推進疾病預防工作。然而,癌癥的預防工作始終是橫亙在醫改面前的最大難題,常規的癌癥檢測往往以血液檢測為主,還要經歷數道程序,不僅對身體有所傷害,還會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國內不同地區醫療水平的差異性,注定這種檢測手段很難得到普及和推廣。
2006年,由吉林省政府扶持的吉林生物研究院成功研發測癌試劑“預檢一號”,經過7000例臨床試驗驗證,90%以上的準確率,僅需5mL在5-10分鐘就可以得到結果,剛出世就得到多方關注,“預檢一號”也因此成為VC界的“優質股”。日前,華恒昌集團在眾多投資機構中脫穎而出,與吉林生物研究院達成并購協議,將全面推進該產品的市場化進程。
分析人士稱,健康綠色的生活一直是社會生活的潮流,癌癥直接危及到人們的健康,“預檢一號”開創了癌癥預防的全新時代,一旦普及社會,必將改變癌癥患者現狀,造福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