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引起心臟病、高血壓、腦血管病、腎病等多種并發癥,其中有一類并發癥雖不會威脅生命,卻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那就是糖尿病性眼病。
☆ 眼部病變風險更大的糖尿病人群
哪些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并發眼部病變呢?①I型糖尿病。根據統計,發病后20年內90%的患者有眼部并發癥。②隱匿型糖尿病。患者長期無任何糖尿病的典型表現,往往認為自己身體健康,未曾進行任何治療,這樣糖尿病的內在病變:如微血管的損害就會持續發展,富含微血管的眼睛就容易發生各種損害。該型患者往往由于眼病及其他并發癥的發生才發現患有糖尿病。③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有些糖尿病患者在明確診斷后,由于未得到正規的治療,或未能長期堅持治療,或因一次血糖正常、尿糖陰性就誤認為糖尿病已經治愈而終止治療等等,使得體內血糖濃度居高不下,進而發生全身多器官的代謝及功能障礙,容易發生包括眼病在內的各種并發癥。
☆ 眼部并發癥嚴重程度取決于病程長短
糖尿病性眼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是致盲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性眼病的出現并不取決于糖尿病的嚴重程度、癥狀輕重以及是否依賴胰島素,而是主要取決于患病時間的長短,患糖尿病的時間越長,糖尿病性眼病的發生率就越高。以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為例:國外研究報導,病史少于3年者,視網膜病變率僅為7.3%,而20年以上者則增為60.6%。國內報導,病程在5年以下者,眼底病變率為38%~39%;病程5~10年者,患病率為50%~56.7%;10年以上者,患病率為69%~90%。2000~2001年間國內研究組對802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研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率:病程小于5年者為15.4%,5~9年者為28.7%,10~14年者為37.2%,大于15年者為68.1%。由此我們得出結論,糖尿病眼病的發生率與糖尿病病程的長短成正比,病程越長患病率越高。
☆ 多種眼部并發癥損害視力,甚則可致失明
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發癥主要有:①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包括視網膜微小動脈瘤、出血和滲出,以及靜脈紆曲擴張或閉塞等現象,會進一步發展為增殖性病變,最終導致玻璃體出血、視網膜脫離等嚴重狀態,以至失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在眼部最常發生的變化之一。②糖尿病性黃斑病變:是引起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這兩種均屬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可引起視力下降,甚至造成失明。
糖尿病患者在視網膜病變初期,一般無眼部自覺癥狀,患者往往容易忽視病情的發生。而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則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視力障礙。所以定期進行眼底檢查是十分必要。一般來說,免散瞳眼底檢查因其無痛無創、快速準確的特性,可作為主要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方式。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為六個時期I 有微動脈瘤或有小出血點,(+)較少 易數 ( ++)較多,不易數
II 有黃白色硬性滲出及I 期,(+)較少 易數 (++)較多,不易數
III 有白色軟性滲出及II期病變,(+)較少 易數 (++)較多,不易數
IV 眼底有新生血管及玻璃體出血和III 期
V 眼底有新生血管及纖維增殖和IV 期
VI V 期病變及視網膜脫離
*以上圖片由佳能眼底照相機拍攝
☆ 把握先機,抵抗糖魔侵襲眼睛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預防糖尿病眼底病變的關鍵,特別是對有效視力的保存極為重要。一些有眼部合并癥的糖尿病患者,經過早期診斷,及時給予有效治療后,眼部病變靜止,或發展延緩,或病情減輕,有的甚至可以逆轉。如糖尿病性屈光不正、眼肌麻痹,早期經過控制血糖等治療后,屈光方面的異?扇肯奂∵\動也可完全恢復正常。再如糖尿病性白內障,當早期發現晶狀體輕度混濁時,積極給予病因治療和對癥治療后,晶狀體混濁可靜止,甚至逆轉為透明。像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如果早期發現后,立即對原發病進行治療,再輔以激光光凝治療,可中止或減慢視網膜病變的進展,緩解病情,保存視力。反之,糖尿病性眼病如果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或雖早期發現但未能積極治療,那么患者病情會不斷加重,甚至最終將喪失視力。
☆ 建議
每一個確診為糖尿病的患者都應該定期檢查眼底。我院使用的佳能免散瞳眼底照相機CR-2,患者只需將頭部輕輕放在指定位置,幾分鐘后就可以得到眼底照片,能夠清晰地反映出患者的眼底狀態,方便醫生做出診斷,極大地縮短診斷周期。患者也不會感到不適,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沒有任何影響。當患者自覺眼前有“蚊子、蜘蛛網”等飄浮物的患者更應該及時到醫院散瞳查眼底。建議糖尿病患者無眼底病變者每半年至一年,有眼底早期病變者每三月檢查眼底一次,有助于及時了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程度,以便及時指導治療,并有助于判斷治療效果。
以上圖片為佳能眼底照相機CR-2
本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個別診斷、用藥和使用的根據。本網站致力于提供正確、完整的健康資訊,但不保證信息的正確性和完整性,且不對因信息的不正確或遺漏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本站所提供的任何醫藥資訊,僅供參考,不能替代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建議,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