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熱(簡稱出血熱)是由一種稱為出血熱病毒(野鼠類)感染的急性傳染病。
主要表現是:
(1)起病突然,高熱伴有頭痛、眼眶痛、腰痛、熱退后病情不減反而加重。
(2)全身皮下、粘膜出血,顏面、頸、上胸部皮膚潮紅如酒醉樣。
(3)腎臟損害,尿中出現蛋白、紅細胞和管型。
(4)出現血壓下降表現、休克。
根據病程分為發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復期。如果能在早期(即發熱期)確診,及時治療,常能使病人越過危險期,逐漸恢復健康。
滅鼠防螨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1)積極采用各種方法捕鼠。
(2)教育小兒不玩鼠、狗和貓,不吃鼠咬過的食物。
(3)滅螨防螨。滅螨可選用敵敵畏、噴霧。
(4)改善環境衛生及住宿條件。不在肩上背運野外柴草及稻草。
病毒性出血熱又稱流行性出血熱,是一組由蟲媒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以發熱、出血和休克為主要臨床特征,病死率較高。在我國能見到的主要有三種,即腎綜合征出血熱、登革出血熱和新疆出血熱。其中以腎綜合征出血熱在我國分布最廣,因而長期以來我國所說的流行性出血熱實際是指本病而言。
各種病毒性出血熱臨床表現雖有差異,但都有以下幾種基本表現。
(1)發熱 不同的出血熱,發熱持續的時間和熱型不完全相同,登革出血熱多為雙峰熱,即體溫在一天(24小時)中有兩個高峰,而腎綜合征出血熱和新疆出血熱,則多為持續熱。
(2)出血及發疹 各種出血熱均有出血、發疹現象,但其部位、時間和程度各不相同,輕者僅有少數出血點及皮疹,重者可發生胃腸道、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大出血。
(3)低血壓休克 各種出血熱均可發生休克,但發生的頻率和程度有很大的差異,腎綜合征出血熱休克發生最多而且嚴重。
如果病人具備以上三方面臨床表現,應考慮到病毒性出血熱的可能,同時應結合其他癥狀、流行病學資料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
不論是哪一種出血熱,最終確診必須要有血清學或病毒學證據,即要在患者的血清中查到病毒的抗體或直接從急性期病人的血液中分離出病毒。
流行性出血熱又稱腎綜合征出血熱,是由流行性出血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廣,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極大。
出血熱的主要傳染源是老鼠。目前認為有以下途徑可引起出血熱傳播:⒈呼吸道。含出血熱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塵埃后形成的氣溶膠顆粒經呼吸道感染。⒉消化道。進食含出血熱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經口腔粘膜及胃腸粘膜感染。⒊接觸傳播。被鼠咬傷、鼠類排泄物、分泌物直接與破損的皮膚、粘膜接觸。⒋母嬰傳播。孕婦患病后可經胎盤感染胎兒。⒌蟲媒傳播。老鼠體表寄生的螨類叮咬人可引起本病的傳播。
出血熱潛伏期一般為2~3周。起病急,有發熱(38~40℃)、三痛(頭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惡心、嘔吐、胸悶、腹痛、腹瀉、全身關節痛等癥狀,皮膚粘膜三紅(臉、頸和上胸部發紅),眼結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粘膜、胸背、腋下出現大小不等的出血點或瘀斑,或呈條索狀、抓痕樣的出血點。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退燒,但癥狀反而加重,繼而出現低血壓、休克、少尿、無尿及嚴重出血等癥狀。典型的出血熱一般有發熱、低血壓、少尿、多尿及恢復五期經過。如處理不當,病死率很高。因此,對病人應實行“四早一就”,即早發現、早診斷、早休息、早治療,就近治療,減少搬運。
出血熱早期癥狀主要是發熱、頭痛、腰痛、咽痛、咳嗽、流涕等,極易與感冒混淆,造成誤診而延誤病情;不少患者由于出現發熱、頭痛、尿少、水腫等癥狀而被誤診為急性腎炎或泌尿系統感染;部分患者可有惡心、嘔吐或腹瀉等癥狀而被誤診為急性胃腸炎;少數患者有發熱、畏寒、頭痛、乏力癥狀,皮膚粘膜有出血點,或白細胞數增高,與敗血癥非常相似。
出血熱尚無特異性病原療法,發病后只能對癥治療,因此,預防尤為重要。
預防出血熱的根本措施是滅鼠。據調查,鼠密度在5%以下,可控制出血熱流行;鼠密度在1%左右,就能控制出血熱發病。因此,在疫區應大面積投放鼠藥,采取各種辦法開展滅鼠活動;搞好環境衛生和室內衛生,清除垃圾,消滅老鼠的棲息場所;做好食品保管工作,嚴防鼠類污染食物;做好個人防護,切忌玩鼠,被打死的老鼠要燒掉或埋掉;不要在野外草地睡覺。
出血熱病毒對一般消毒劑十分敏感,加熱56℃30分鐘或煮沸1分鐘即可殺滅,因此飲用水應煮沸,剩菜剩飯應加熱。
對于可疑病人要立即送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