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下降,一些學生因常出現頭痛、記憶力下降,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此時,家長往往帶孩子做腦超聲、腦血流圖等檢查,結果都沒有查出毛病,到耳鼻喉科檢查才發現原來頭痛是鼻炎引起的。由鼻部疾病引起的頭痛叫鼻源性頭痛,鼻部疾病引起的鼻源性頭痛在耳鼻喉科臨床上經常見到。
鼻炎為何會引起頭痛呢?
從解剖學上看,在顱外的痛覺纖維分布較顱內廣泛,具體地說,在外鼻、鼻腔及鼻竇處分布較廣泛,豐富的痛覺纖維,主要是來自三叉神經第一支(眼神經)和第二支(上頜支)的分支,尤其鼻腔的黏膜痛覺纖維分布更加豐富、廣泛,故鼻科疾病常會有頭痛癥狀,但患頭痛者不一定皆由鼻病引起。當鼻黏膜、鼻竇黏膜腫脹或肥厚,鼻竇通氣引流障礙等因素刺激鼻、鼻竇黏膜上的三叉神經末梢時,都會由于反射性作用而出現頭痛。當鼻腔、鼻竇病變時,易并發頭頸部肌肉持續性緊張收縮而引起頭痛,患鼻炎時由于鼻腔阻塞,呼吸不暢,會因缺氧而加重頭痛。
鼻源性頭痛的特點一般都有鼻部疾病的癥狀,如鼻塞、鼻內分泌物的外溢等。其頭痛多為額部鈍痛或隱痛,無搏動性,白天較重,臥床時減輕,引起鼻黏膜充血時則頭痛加重。頭痛常有一定的部位和時間。如急性額竇炎初起即感額部頭痛,逐漸加重,午后轉輕;而急性上額竇炎則晨起輕,午后眶下部疼痛加重。
預防鼻源性頭痛要從預防感冒后鼻炎開始,由于學生精神壓力和學習壓力都很大,生活中冷熱交替時增減衣服不及時,極容易導致傷風感冒,并引起鼻炎。很多學生初患鼻炎時常不當回事,急性鼻炎慢慢變成慢性鼻炎,等鼻炎嚴重了,一般是由家長到藥店隨便買些滴鼻藥,但不正確用藥,時間長了又變成藥物性鼻炎。
鼻腔是整個呼吸道的門戶,最容易受到外界各種致病微生物的侵襲,發病機會較多。因此,應經常保持鼻部皮膚和鼻腔黏膜的清潔,尤其注意保護黏膜的屏障作用。不要隨便拔鼻毛,局部皮膚受損時應及時消毒。如毛囊炎、皮脂腺感染或鼻部癤腫,不要搔抓,更不要擠壓,以免細菌隨面部血液循環回流至顱內引起感染。鼻炎急性期要及時到耳鼻喉專科治療,避免發展成慢性鼻炎;也不要隨便買滴鼻藥使用,以致延誤病情導致藥物性鼻炎。鼻源性頭痛早期可局部用藥,改善鼻腔阻塞,頭痛可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