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徐春,武警總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在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等內分泌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控制高血壓,每位糖友都很小心也很重視,但是另一種悄無聲息的偷襲更可怕,那就是低血壓的出現。當血壓小于90/60mmHg就是低血壓,但并不是每個糖尿病低血壓患者都有癥狀,只有當立位的收縮血壓比臥位時低50mmHg時,才會出現站立后的頭昏、眼前發黑或暈厥,因此很難被發現。
武警總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徐春博士指出,這種低血壓叫體位性低血壓,由于糖尿病慢性并發癥植物神經病變,導致內臟血管收縮的障礙,它的發生在糖尿病患者中比較普遍。另外,伴有高血壓的糖尿病患者,不適當地服用降壓藥物,如利尿劑、血管擴張劑等也可以造成體位性低血壓。
對于血壓偏低的糖尿病患者,當血壓不是很低時,一般沒有癥狀,也不需要藥物治療。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晚間將床頭適當抬高,有利于減輕白天的低血壓;在體位改變時動作宜慢,從臥位起立過程中,特別是早晨起床時(此時對體位改變的耐受性最低)應在床邊稍坐片刻再站立起來活動;穿脫褲子,最好在臥位時進行;多從事下地活動,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的調節功能。
適當補充鹽,每日2~6克,同時多飲水,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從而提高血壓;增加營養,吃些有利于調節血壓的滋補品,如人參、黃芪等;為了防治發生餐后低血壓,應避免飽食,注意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盡量少飲酒;在進食后不要立即突然起立或從事體力活動。
徐博士提醒,當糖尿病患者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時,提示存在糖尿病的神經病變,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嚴格控制血糖,同時可以用一些營養神經的藥物。
對于伴有高血壓的糖尿病患者,低血壓的發生常常由于降壓藥物服用不當所致,應該在醫生指導下,調整降壓藥物。建議糖尿病患者學會測血壓,并注意監測站位和臥位兩種血壓,及時了解血壓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