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采訪調查,許多災民在地震后都呈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大多數人無法擺脫地震造成的心理陰影,例如噩夢連連,“閉上眼睛,就是房屋倒塌情景。”;或者是成天都頭暈,眼前所有的東西都在晃動,雙腿無力。
專家稱地震后"心理疾病"的患者有三種。一是過去患有某種病,治好了,這次地震致使精神緊張、心情恐懼又誘發了舊病;二是年邁體弱,各種生理機能衰退,地震致使精神緊張、心情恐懼,由此又致使內分泌失調或某些生理機能更加衰退,誘發了頭暈、頭疼、心臟病等;三是純粹因地震致使精神緊張、心情恐懼,加上余震不斷,產生條件反射,余震一發生便更加恐慌不安,心情煩躁。
回顧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其造成的心理創傷對受害者產生了持久性應激效應,長期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有人震亡和無親人震亡者的心理感受不同。震后余生的人出現了一些創傷后應激性障礙,他們中患神經癥、焦慮癥、恐懼癥的比例高于正常的流調數據,有的高于正常值3到5倍。很多人失眠多夢、情緒不穩定、緊張焦慮,每到“7·28”便會觸景傷情等,那些經歷了地震創傷的人群患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的比例也高于正常人群。
一個患者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3個孩子。每次看到和她家遇難孩子年齡相仿的小孩,她都止不住悲痛,很長一段時間內郁郁寡歡。在家里即使是大白天也要掛上窗簾,不掛窗簾就會出現震亡的小孩要從窗子進來的幻覺。每當與人談起過去的經歷,她都要失聲痛哭。
另一個患者在唐山大地震中被困廢墟4小時,救援人員及時趕到,使他安然脫險,從此心中留下了陰影。一次他到外地出差,住處忽然停電,黑暗中,他頓時感覺呼吸窘迫,巨大的恐懼襲來,如同又被埋在了廢墟下。以后這種幻象逐漸加重,恐懼如影隨形,他不能再呆在封閉的環境里,到哪兒都要把門打開。
中國心理健康協會的教授肖水源認為,“災難會在人身上造成嚴重心理創傷,如果不及時治療,會折磨一生,改變病人的性格,甚至導致極端行為如自殺和暴力。”
什么是危機心理干預?
心理學領域中,危機干預指對處在心理危機狀態下的個人采取明確有效措施,使之最終戰勝危機,重新適應生活。心理危機干預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避免自傷或傷及他人,二是恢復心理平衡與動力。在海嘯期間,有效的危機干預就是幫助人們獲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緩解乃至穩定由危機引發的強烈的恐懼、震驚或悲傷的情緒,恢復心理的平衡狀態,對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調整,并學習到應對危機有效的策略與健康的行為,增進心理健康。為了進行有效的危機心理干預,必須了解人們在危機狀態下有哪些心理需要。在海嘯期間,人們會更關心個人基本的生存問題,如環境是否安全、健康是否有保障等;會擔心自己及所關心的人(如父母、親戚、子女、朋友、老師);會表現驚慌、無助、逃避、退化、恐懼等行為;想吐露自己對海嘯突發事件的內心感受;渴望生活能夠盡快安定,恢復到正常狀態;希望得到他人情感的理解與支持等。這些心理需要為危機心理干預提供了依據。
怎樣進行心理危機心理干預?
危機干預的時間一般在危機發生后的數個小時、數天,或是數星期。危機干預工作者一般必須是經過專門訓練的心理學家、社會工作者、精神科醫生等。海嘯期間,需要心理干預的人群范圍很廣泛,既包括身體有創傷的人,又包括與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一線醫護人員、應急服務人員、志愿人員,他們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另外,不愿公開就醫的人和有擔心恐懼的普通大眾也需要心理上的援助。危機干預的方法有多種形式。危機心理咨詢與傳統心理咨詢不同,危機心理發展有特殊的規律,需要使用立即性、靈活性、方便性、短期性的咨詢策略來協助人們適應與度過危機,盡快恢復正常功能。心理支持性團體在危機干預中得到廣泛應用。
小貼士:
如何疏導恐慌情緒?
面對突發事件,感到心理壓力大時,應當與親朋好友多溝通,讓情緒得到合理的宣泄,大膽說出你的恐慌。這時最好選擇電話、上網等方式溝通。說出自己的想法,通過交流來減輕內心的不安。坦然面對和承認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必刻意強迫自己抵制或否認在面對災害和突發事件時產生的害怕、擔憂、驚慌和無助等心理體驗,盡量保持平和的心態。切不可以煙酒來排遣壓力,更不可有發怒等不良情緒出現。同時,啟動科學的心理調節措施,進行一些能讓自己放松的活動,如聽音樂,看小說,寫日記,收拾家務等等讓自己感興趣的一些小事情,轉移自己的情緒,并保持良好的睡眠。
家里有老人或者孩子,可能會出現一些反常的表現:易怒、興奮、不安、絮叨,甚至聯想到以前的一些負性事件等。這時,家人要盡量理解,最好能夠在一起,以增強相互的依賴和安全感。要充分尊重他們的情緒反應,使他們感受到被重視和信任,從而充滿自豪與信心,以降低不良情緒的影響幾率,用自己的信心去鼓勵和激發親人。
如何應對痛失親人哀傷?
每一段哀慟歷程都是沈重的,而如果親人的死亡是突如其來的,是完全在意料之外的,那麼這樣的沖擊往往較可預期的死亡(如親人是因為癌癥病故等)更加的令人難以承受,也使得哀慟反應可能會更強烈,哀慟的歷程會持續更久,而這次大地震所造成的意外死亡正是如此。
失去親人會使人產生高度的情感失落,包括悲哀、憤怒(怨恨逝者棄己而去,或埋怨自己在某些方面的過失)、愧疚、自責、焦慮、疲倦、無助感、孤獨感、驚嚇、苦苦思念。
在哀痛之余,很多人還會夢魘和自責,想象原本可以把親人秋出來,然后把親人的死亡當成自己的過錯。這時候心理干預是很重要的,需要安撫生還者的情緒,讓他們明白是自然災害奪去了他們的親人,而不是他們的錯。
同時,生還者應該早日堅強起來,學會適應逝去的親人已經不存在的新環境,扮演一個以前所不習慣的新角色,并掌握以前不具備的一些生活技巧,從而適應新的環境。如果不能認識到環境已經改變,從而重新界定生命的目標,就容易長期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對健康是極不利的。
就如一位喪子的母親所寫:“直到最近,我才注意到生活中有些事物仍為我開放,讓我快樂。我仍會為我的孩子哀悼,我對他的愛的回憶會永遠活著,但是生活會繼續下去,不管怎樣,我必須健康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