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最后一組接種艾滋病疫苗的15名志愿者在南寧完成第4針、也是最后一針艾滋病疫苗接種。至此,中國首支自行研制的艾滋病聯合疫苗全部接種完畢。今年3月12日,首批8名志愿者在廣西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種了中國自行研制的艾滋病疫苗(或安慰劑)。
據悉,首批8名接種艾滋病疫苗的志愿者有4男4女,都是廣西醫科大學的在校學生。但在廣西醫科大學諾大的校園里找到他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們的老師婉拒了許多記者的采訪,認識他們的同學也不肯透露有關的信息。在經過一番艱難的尋找后,記者通過電子郵件與一名志愿者東子進行了交流。
對疫苗放心 沒想過中途退出
“他們感覺壓力很大……”婉言謝絕記者采訪的一位老師說。
記者在廣西醫科大學采訪時,就聽到志愿者的校友說,志愿者的行為讓人尊敬,換作是自己,就不敢為科學冒這樣未知的風險。身處其中的志愿者東子,卻表現出自己的勇氣與樂觀,并表示愿意再次成為志愿者。
記者:最近一次注射疫苗(或安慰劑)是什么時候?與第一次參與艾滋病疫苗的臨床研究有什么不同?
東子:具體時間我記得不太清楚了,不同的地方一般人感覺不到,只是覺得應該是安全可靠的,沒有什么擔心的,日子還是一樣過。
據介紹,在志愿者與臨床實驗組織者簽訂的“知情同意書”中,有一條明確規定,在實驗過程中,受試者可以隨時退出。
記者:有沒有想要中途退出的時候?如果現在讓你再次選擇,你是否還會選擇成為志愿者?
東子:沒有想過要中途退出,我還是愿意再次做志愿者的。
有報道稱,廣西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先找到了廣西醫科大學的預防艾滋病志愿者活動中心,讓他們采取一對一口頭宣傳的方式,把征集志愿者的這個信息告訴身邊的同學和朋友。
記者:你是如何知道這個研究項目并成為志愿者的?是不是一對一口頭宣傳的方式?
東子:嗯,也有這個意思,那時有這樣的宣傳征集志愿者。
如果為了錢 不會冒未知風險
由于是中國首次進行艾滋病疫苗人體實驗,作為第一批接種疫苗的志愿者,同時又是學生的他們,也受到了媒體的關注。
記者:作為當事人之一,你是如何看待媒體報道的?
東子:如果只是一次兩次(報道)還好,多了的話,影響生活。雖然目前還沒有(影響生活),但是誰都會擔心的,你說是么?在常人看來冒很大風險的事情,大多有著豐厚的報酬。然而,參加艾滋病疫苗實驗的志愿者們,得到的補償比許多人的期望值都低。參加了實驗的冬子,甚至對記者提及經濟補償這個問題感到“憤怒”,也反感別人的誤解。
記者:你會不會上網對相關話題進行討論?
東子:以前在一些BBS上討論過,看到有些人說:“還不是為了錢?”我就覺得十分反感,人人都為了錢,但是沒有必要冒這樣未知的風險。
記者:作為艾滋病疫苗臨床實驗的志愿者,每個人是不是可以得到將近2000元的經濟補償?
東子:我的確不富裕,但是沒有到需要靠做實驗賺錢的地步。你明白影片《可可西里》中的那些志愿者為什么會那么做么?
不告訴父母 有困難自己解決
身體發膚,皆由父母賜予。但有勇氣決定成為艾滋病疫苗臨床實驗志愿者的東子,卻沒有把這個消息告訴自己的父母。同時,東子覺得自己參與的這次臨床研究,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記者:有沒有告訴自己的父母自己成為志愿者的事情?為什么?
東子:沒有,不想家人擔心。
記者:你本人是如何看待與認識此次艾滋病疫苗臨床研究的?你又是如何了解艾滋病的有關知識的?
東子:這次臨床研究應該還是比較有意義的。對于艾滋病,我是學醫的當然了解了,這還用問?
志愿者曾義無反顧地付出,但一旦他們從學校進入社會,社會會不會以同樣的胸襟對待他們?這仍未可知。
據悉,廣西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可以隨時為參與實驗的志愿者提供證明,而且也有志愿者拿到了證明。但如果真的遇到困難,他們會不會用一紙“證明”來表明自己曾經做過志愿者?
記者:如果你是畢業生,是否可以說說你在找工作或者報考研究生方面遇到的問題。
東子:那種困難我可以自己解決。
(注:在通信中,東子向記者提出不透露其個人資料,文中東子為化名。記者對部分文字作了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