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梁艷燕) 首次發生性關系的最小年齡,男女生均為15歲;獲取性知識的渠道,80%的學生會選擇網絡——這是廣州市第85中學新近為職三學生做的性健康問題調查所得出的結果。有關專家建議,在青春期教育上,學校應為學生建立性健康檔案,定期進行性健康情況評估,以預防和減少心理生理問題對學生生活、學習及就業帶來的不良影響。
七成學生初中開始拍拖
接受調查的學生一共264人,其中男生82人,女生182人。調查顯示,在早戀情況中,9.9%的學生在小學開始,69.3%在初中開始,21.8%在職中開始,學生的性意識比較早熟。首次發生性關系的最小年齡,男女生均為15歲,雖然學生發生性行為的比例不是很高,但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在發生過性關系的22人中,只有8人有采取避孕措施。
52.3%的學生主動了解過性知識,而有近70%的學生在獲取性知識的途徑上首選網絡。如果有了性問題,60%以上的學生選擇去找書或找同學談,找父母的只占7.3%,找專家談的占13.5%,12.2%的寧愿悶在心里。
43%不知艾滋病傳播渠道
85中的心理老師吳杰瑩告訴記者,盡管學生都接受過正式的性教育,但從調查結果來看,有部分學生對性知識還是比較貧乏的。如:對于艾滋病傳播渠道43%的人回答不知道或不太清楚;在回答對手淫的認識時,仍然有8.7%認為手淫是種病,對人體有害;18.9%認為手淫完全無害。
根據學生反映,在小學、初中所接受的性教育只是有關性方面(體象意識)的教育,這些教育大多放在《生物》課上,老師對這方面的內容簡單概括或讓學生自習算了,所以同學們對性生理方面的知識還不是很了解。
建議多關注學生性心理
當前,社會上對性健康教育存在兩種誤區:一是刻意回避;二是認為性無師自通。對此,有關專家認為,學校應對學生進行心理普查,使受查者了解自己發育的健康指標評價,普查后為學生建立性健康檔案,定期進行性健康狀況評估,做到早發現、早解決,盡早預防并減少心理問題對學生的生活、學習及就業的影響。同時,學校和社會應多開展男女學生共同參加的活動,為男女生提供正常的交往途徑,促進學生的性心理能夠正常發展成熟,提高學生的異性交往心理健康水平。
在記者采訪中,有部分學生還提出以下建議:不應該男女生分開授課,這只會增加兩性的好奇;性生理問題過于簡淺,部分的知識很早前就已經清楚了,應該多講授性心理知識、性病的預防和相關避孕知識。